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当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的过程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考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其他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提高思维能力是我们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
对于思维能力,我们可以把它大致分为三种:较差、一般、较强。
(一)思维能力较差
正常情况下,思维能力较差的人,平时不爱思考,遇到问题不喜欢去想,不喜欢去解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惰性,大脑没有通过思维的锻炼,自然就“迟钝”了。他们的思维模式比较简单,直来直去,不会拐弯,做事一板一眼,比较死板,不灵活,适合做一些比较简单的事情,但不适合做组织协调等较为复杂的工作。这样的考生学习比较认真,能熟练掌握思路,但因为思维能力较差,在思考要点方面比较薄弱,正常只能想到要点的50%左右。
(二)思维能力一般
大多数考生的思维能力一般,他们在考虑问题上把握的尺度比较适中,符合普通人的想法,阐述的理由也能被大多数考官所接受和认同。这样的考生能答到要点的70%-80%,属于比较正常的范围。
综上所述,思维能力差和一般的考生,可以通过思维训练来提高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强的考生,通过一些有效的复习方法,改正自己的缺点,可以使思维接近正常的模式。
(三)思维能力较强
思维能力强的人,思考的要点比较全面,综合分析能力也较强,一般都能想到要点的90%以上,但也会存在一些自己难以发现的问题:
一是思维太快,导致表达又急又快。因为思维相对较快,思考的要点比较多,大多是边答边思考,这点还没答完,另外几点已经想出来了,所以就会加快语速,担心说慢了,忘记已经想到的要点,因此虽然大部分要点都答到了,表达上却因为语速太快,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词不达意,导致考官听不清楚,因为考官大多数是年纪较大,有时候考生太快的思维和表达会让他们听起来感到吃力。
二是思维能力强的考生一般都比较聪明,所以往往复习不够认真,对一些应该记下来的知识要点有抵触心理,不愿意去熟练掌握,比如答题思路,有的学生自以为是,有现成归纳好的思路不用,总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答题。我不反对考生用自己的思路答题,但前提是应当先熟练掌握好一些基本题型的答题思路,然后再逐渐转化为自己的思路。这就好比学数学,要先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公式,然后才会据此进行推导。而这部分自作聪明的考生总想自己去推导基本的公式,面试复习的时间本来就很有限,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再去慢慢总结归纳思路。因此这类考生在思路方面往往显得较为比较生疏。虽然答题的内容相对丰富,但层次不够分明,条理不够清晰,且内容归位混乱错误。
最后一个比较严重的缺点是思维过于发散,严重者容易钻牛角尖,在审题时容易偏题,甚至跑题。这样的错误在表达观点型的题型中比较容易出现。比如题目所述的是一种不正常,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但这类考生却能牵强地想到其合理之处, 解释起来却又觉得非常吃力,因为要把黑的说成白的毕竟不那么容易,如此一来,考官会认为你在狡辩,影响了考官对你的印象,最终影响你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