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就业项目致甘肃部分乡镇“超载”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的“三支一扶”“进村进社”等就业政策,对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近半月谈记者在甘肃调研发现,随着基层就业项目的不断实施,累积效应凸显,一些乡镇开始出现人浮于事等问题。
乡镇财政供养人数大增
内官营镇是甘肃省东部山区的一个乡镇,下辖35个行政村,各类财政供养人员210余名,但乡镇核定行政、事业编制只有93个。“其余都是‘三支一扶’‘进村进社’等项目人员和服务期结束后留下来的人。”内官营镇党委书记马平说。
依据甘肃省2006年5月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三支一扶”2年服务期满的人员由县(市、区)人事部门按就地就近原则安置到乡镇事业单位就业。现服务单位有空编的,安排就业;没有空编的,由县(市、区)调整编制或到有空编的事业单位就业。
内官营镇一些乡镇干部认为,高校毕业生优化了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为基层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与此同时,人员累积过多,增加的行政成本乡镇难以消化。“办公经费等都是按乡镇编制下拨的,却要供两倍的人员使用。”一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五六个人挤一间不到10平方米办公室的情况并不少见。
内官营镇的情况绝非个例。在甘肃1200多个乡镇中,“超载运行”已成常态。相比于乡镇负担的行政成本,基层就业人员的“财政饭”数额惊人。
根据相关规定,“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人员在服务期间参照事业单位管理,工资由财政支付。根据甘肃省财政厅的数据,仅“三支一扶”项目,截至2013年,各级财政已投入近3.4亿元。
在很多乡镇,前来报到的大学毕业生还在以每年几十名的速度递增。不少基层干部担忧照此下去基层恐怕吃不消。
高校毕业生参与热情高涨
“只要考核合格,我省‘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期满后都可转为事业身份。”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副主任杨平华说,其他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目前也按该规定执行。
服务人员留下多了,在一些乡镇,过去每个村包村干部只有一名,如今普遍有四五名。不少干部坦言,政府人员过分膨胀,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浮于事,出现了“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现象。
记者也发现,因基层就业项目得以在“体制内”就业的毕业生中,很大一部分人“安于现状”。一名乡镇“三支一扶”服务人员说,有编制就有了保障,其他的还没考虑那么多。
记者在应届和往届毕业生中采访发现,很多人甚至连续几年参加基层就业考试,将就业希望寄托于此,而不愿“屈就”其他就业途径。
西北师范大学设计专业的学生王亮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的专业更适合就职于企业,但目前大企业门槛高,自己又不想进中小企业,所以也倾向于参加基层就业项目考试,想方设法进入“体制内”。
编制的“诱惑”正不断强化高校毕业生的“体制内追求”。杨平华告诉记者,仅2013年报名甘肃省基层就业项目的高校毕业生就达15.3万名。
就业引导应转变思路
部分长期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干部和教师认为,就业引导已经到了必须转变思路的时候。
一是相关部门宜相应减少基层就业项目的招考人数,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力资源市场处处长常文认为,目前基层就业项目宜适当“紧缩”,应依据实际需要为乡镇选拔人才。
二是加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和见习制度建设,消纳就业人员。常文说:“一方面是企业大量需要人才而又不愿要未经实践锻炼的应届毕业生,另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就需要政府架起毕业生走向用人单位的桥梁,这桥梁就是以企业为基础的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
他建议,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由政府严格筛选,尤其对一些具备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更应提供企业与人才的对接服务。由毕业生从基地中自主选择企业就业,服务期限、待遇标准、社会保障等参照“三支一扶”等就业项目,企业发一部分工资,政府补贴一部分工资,毕业生服务期满可选择留在企业或自主择业。同时,在参加公务员等选拔考试时,见习基地的服务时间可作为基层工作时间。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孙百才表示,政府能够提供的职位是十分有限的,“就业问题最终还是要交由市场解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