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到美国一家公司考察,有一个很大的感悟,在工业领域要当一个百年老店实在太难了。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发明飞机的怀特兄弟,原来是飞机制造厂,曾经是美国第二大企业,后来波音等飞机制造企业发展起来了,它竞争不过,就改为生产组泵,企业规模和当年相比已经小了很多。
近两年,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这些曾经的世界品牌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或者没有了,或者逐渐衰落,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我经常告诫中国的一些企业,你们在某一个时间可能很辉煌,但千万不要自傲,要如履薄冰。我国彩电显像管电视机曾经是世界第一,年产1000万台,就在此时,出现了液晶技术,液晶会不会代替显像管?一家彩电企业老总当时说,起码20年不会。但后来的发展显然不是这样。
我们的数码相机产业也是如此,当时专家组论证说,数码相机不可能代替光学相机,但后来并非如此,尽管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但跟别的国家在数码技术上竞争,我们还是慢了一拍,如此大的市场我们没有抓住,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创新的重要性。
过去有人讲,买是买不来一个现代化的,我现在深有体会。从2004年起,我国发电装机平均以每年1亿千瓦的装机速度增长,如果没有持续的创新能力,我们不可能有这种能力,如果到国际市场上去买,即使有这么多外汇,也不可能买到1亿千瓦的发电设备。
举个简单的例子,去年羊肉价格上涨很快,有关部门希望尽快平抑物价,到国际市场上去买,结果买的时候才发现,国际市场上没有那么多羊肉,而且你一买价格就涨起来了。同样,如果我们去买发电设备,也可能把发电设备的价格提高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我们一些地方过去10年取得了非凡的业绩,如东部某地10年间一共投入了人力350万人,使用土地104万亩,创造了万亿元的产值,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佼佼者,但当地官员也讲到,这种靠要素高强度投入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维持了,还能拿出104万亩土地来吗?不可能了。下一步靠什么来发展?只有靠体制机制创新,靠科技创新才能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胡维佳根据第十三届中国经济论坛发言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