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工学院智能交通研究中心通过数据采集和模拟计算,得出了广州“老八区”的噪音污染程度,并用自主开发的软件绘制了一幅完整广州的道路交通“噪声地图”。
有句话说:“科技改变生活”,“噪声地图”的面世无疑是这句话的又一例证。随着城市建设强度越来越大,机动车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噪声污染的厌恶越来越凸显,对噪声的研究也越深入。正如几年前还默默无闻的PM2.5,如今已经成为空气质量监测的必备指标一样,未来噪声污染或许也能实现实时播报甚至提前预测,这对于提升生活质量无疑很有帮助。
但在当下,更紧迫的还不在于提高生活质量,而是如何减少道路交通噪音的污染。在这方面,广州近年来也拿出了不少措施,比如一批高架桥的隔音设施建设被统筹纳入“安静工程”,比如人民路高架等市民反映强烈的噪音污染点开始安装隔音屏。尽管有关部门正在寻求解决办法,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噪音污染的防治与环境卫生、空气污染等“有形”污染相比,还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系统化。
举个例子,目前噪音污染的解决过程大多类似,多是源于市民投诉,由涉事的建设方、业主以及部门多方协商拿出解决方案。这种做法虽然能解决一些问题,但距离制度化、标准化操作还有一定距离,自由裁量空间还应压缩:噪音达到什么程度算是超标?超标了向谁投诉?投诉了谁来跟进处理?装上了隔音设施谁来维护?……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应形成一套标准制度。
“噪声地图”的出现,便给这一套标准制度提供了技术支持,但科技不会自己去改变生活,怎么用好科技才是重点。地图在手,关键是如何让它对接民生需求。打个形象的比喻,噪声地图只是一个操作系统,只有在系统里装上不同的软件,才能实现不同功能。交通部门可以用它做科学研究,比方说有些地区的噪音已达限值,那么继续在这一区域新建道路,就必须提前规划好降噪措施。或者,噪声地图也应完善实时监测的功能,噪声严重超标时也能像环卫、水域发生污染时一样有快速反应机制。
总之,仅有地图是不够的,防止噪音污染不仅需要科技手段的进步,更应在此基础上构建制度化、标准化的防治机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