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概述
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内多个热点景区在长假期间持续爆满,纷纷迎来史上“最热黄金周”。据全国假日办最新相关数据显示,9月30日至10月7日的国庆长假期间,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国内游客总量创历年新高。不仅是杭州西湖,厦门鼓浪屿2日的上岛游客突破1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东岳”泰山在长假期间共接待进山游客36.5万人,同比增长25%,创造了黄金周制度实行14年来的最高纪录;南京中山陵的游客接待量最多时超过最佳接待量10倍以上。
出游人数创下新高,拥堵现象也在刷新着纪录。万里长城成了“万人长城”;华山景区惊现万人滞留山上事件。除了放假时间长,出行成本的下降也是今年黄金周旅游市场格外火爆、拥堵异常的原因之一。受益于国务院首次出台小型客车免收高速公路费政策,今年自驾游火爆情形可谓出人意料。辽宁自驾游车辆比去年同期增长80%左右;贵州自驾车游客占接待总人数的55%,其中4A级以上景区自驾车游客比重均超过70%。
此外,自驾游的兴起也带来了“停车难”的问题,在杭州西湖景区周边的很多停车区域,不到中午就亮出了“车位已满”的提示牌;庐山景区的盘山公路出现20多公里的汽车长龙,化身“停车场”;许多地方政府甚至将景区周边的学校、政府机关等场所挪用作停车场使用。
相关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旅游市场的普遍火热是可以预见的。除了免收高速公路费,各地还分批降低部分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部分省市还在节假日实行了特殊的门票优惠价格政策,打破了国内景区“逢节必涨”的规律。自由行自驾“加一元送接机”、门票“买一送一”、租车首日0租金等在线旅游市场的价格战,对旅游消费发挥了明显的刺激作用。这些条件的同时出现直接降低了出游的成本,成为刺激旅游意愿的重要因素。
@业内人士:“十一”黄金周的各种“疯堵”,暴露出目前带薪休假制度亟待落实。目前我国公众假日、休息日等休息时间共115天,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每年人均出游次数只有发达国家七分之一左右。一项针对国内带薪休假的不完全调查显示,在受访的2441人中,54.5%的人表示从没有享受过带薪休假,23.5%的人偶尔享受过,仅有22%的人表示“每年都可以”。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加强发挥信息技术在旅游管理领域的作用,能够拓宽沟通渠道,有效解决旅游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游客更加便捷地了解景区的游客接待状况。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开展参观预约服务,也可以满足游客旅行中交通、住宿、娱乐、支付及其他后继服务的全方位需求,让消费者及时得到景区的全面信息,减少消费者旅游的盲目性。
@全国假日办:建议加快推进带薪休假制度落实,适时启动我国黄金周假日旅行机制研究。在不增加原有法定节假日的前提下,可通过协调和腾挪其他假期和周末,对五一假期进行调整并适度延长,形成多个假期窗口期,让群众有灵活的出游时间选择。专家普遍认为,经过13年的发展,我国黄金周假期制度已经到了需要优化的阶段,到了必须进行研究的时候了。
模拟题
我国国庆期间,路面出现严重拥堵状况,有人建议延长五一长假,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为了让大家在工作之余得到充分的休息,丰富国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我国政府实行了国庆长假制度。这一重大改变实则是我国政府为民考虑的重要举措,七天长假大家都想走出家门散散心,缓解工作中的压力,这种现代人休闲的新方式,出现路面拥堵的情况是是有一定客观性的。为此,有人提出延长五一长假来缓解拥堵,我认为拥堵状况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首先,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可用于旅游方面的支出多了,我国国民有经济实力出去走走看看,加之我国人口众多,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出游客观上增加了路面的人流量,给拥堵的出现带来可能性;
其次,带薪休假制度的鼓励,放假期间大家带薪出去旅游是国家、社会提倡的,尊重民众的表现。在这种制度的推动下,全民出游也有了制度方面的保障;
再次,7天国庆长假对旅游业来说是真正的黄金周,旅游部门也抓住长假这个契机,大搞促销活动,吸引游客,刺激了人们出游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拥堵;
最后,拥堵确实有客观原因,但也暴露出我国在硬件设施,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疏导能力、资源的人均拥有量、旅游景点等满足不了高峰期的承载量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在长假期间缓解拥堵。
拥堵状况的缓解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得到解决的,而且如果多方面不齐心协力治“堵”的话,拥堵的问题仍将持续。而延长五一长假只会成为国庆长假拥堵的复制品,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第一,我国国民在选择出游时灵活掌握,灵活安排各种假期,比如调休和周末合并出游、不集中在长假期间出游等,这样可以错峰出行,避免给自己带来不便。
第二,国家不仅要不断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道路承载量,而且道路交通相关部门加强在长假期间的交通疏导能力,比如不发卡通行、客流量较大路段增加警力、提升事故处理能力等,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
第三,市民丰富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生活,培养多种休闲生活方式,不仅仅靠旅游来缓解压力;第四,旅游部门合理规划其发展,不盲目跟风,促销手段等的推行需要在科学研究旅游景区承载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宣传,不单纯为了经济利润而超出旅客接待承载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