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职面试核心环节的面试答题,其语言的规范性和流畅性必然最直观地反映了考生出精神风貌、心理状态、理论基础等基本素质。但是,由于一些考生不了解公务员语言的基本特征,答题时往往陷入往往犯了语言大忌,被考官否定。五个方面的语言问题,即机械语、语气词、网络语、习惯语、地方语,称之为面试语言的“五大雷区”,提醒广大考生备考时有效避开。
一、机械语
机械语是指生搬硬套用一些现成的语言进行表达,是面试中最容易犯的错误。一些考生缺乏工作经验,又不关注新闻,虽背了一些大政方针政策但不会结合实际,如“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多做贡献”、“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等,给考官留下华而不实的感觉;一些考生记了一些资料上的套语,如沟通类题目的“我会顾全大局,不会生气”;组织类题目中的“总结备案、汇报领导”;应急类题目中的“我要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等,给考官留下机械呆板的印象。
二、语气词
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常见的有“的”、“了”、“么”、“呢”“吧”、“啊”、“哦”、“怎么着”、“然后”、“就是说”、“的话”等。我们平时说话适当运用语气词会增加语言的感染力,但频繁使用则会让人厌倦。在面试中,一些考生由于紧张,使用语气词,会缓解紧张,增加思考时间,但忘记了简洁流畅这一基本原则,结果让考官认为心理素质不好,甚至怀疑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三、网络语
网络语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由于简洁生动的形式,得到了广大网友的认可和偏爱。常见的有“潜水”、“BQ5”、“坑爹”、“马甲”、“给力”、“浮云”、“腹黑”、“PS”、“伊妹儿”、“out了”等。生活中恰当使用会达到活跃气氛、增强交流、丰富语言的效果。但在公职面试中使用,则会破坏公务员语言的严肃性,从而给考官留下考生说话随便的印象。
四、习惯语
习惯语又称口头禅,把一些常见的习惯词语挂在嘴边,装作很得道的样子,仿佛未经大脑就已脱口而出,如“你懂的”、“很给力”、“郁闷”、“不会吧”、“我能”、“天才”、“成”、“正点”、“那个巨……”、“靠”、“饿滴神啊”、“汗”、“那是相当”、“给个理由先”等。这些语言自然生动、活泼幽默,但由于公务员语言的规范性,如果出现在面试中,则会让考官觉得考生缺乏公务员的基本涵养,从而给出否定的判断。
五、地方语
地方话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使用的语言。在广义语言学里,地方话被用来形容相对于官方标准语言和世界语言的语言。在我国,除了少数民族的政府的公务员,其他各级政府的工作语言都要求是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但是,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形成了各地独具特色方言,维系着当地的风土人情。然而,由于面试考官大多来自不同地方,如果考生答题中夹杂方言,会让一些考官听题吃力,甚至费解,从而降低对考生的正面评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