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愿型问题是公务员面试中考查考生的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考生的价值取向,求职动机,职业兴趣等多个方面的特征。因此,考察此类题目,可以选拔出来与岗位最为匹配的人,进而实现双赢,政府机关录取了能力与岗位相符的人员,同时,考生也找到了一个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舞台。因此,专家认为自我认知类的题目中,背景意愿类问题的难度增加比较明显。
对于背景意愿类问题,难度增加表现为:一是,出现了变形题,即不再是单纯的问背景、问意愿,而是与现象看法类问题,压力危机类问题相结合增加考察难度。二是,背景意愿类问题在考试中考察的概率不断增大。三是,在实际中,即使对于背景意愿类问题考生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形,但是背景意愿类问题也是考生难得高分的一类题目,分数比较集中。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考试中,得到最大化的高分才能最终保证获得心仪的岗位。
比如说:(1)你是师范生,为什么不去当老师而去当外交官?(2)大池中的小鱼和小池中的大鱼,你想做哪个?(3)根据专业和能力情况看,你可选择的职业范围很广,为什么选择国家机关而且特别选择了我部门呢?意愿性问题可以查出考生职业选择方面的内心想法,反映出真正的求职动机。中公教育专家认为答这种题目也是有章可循的,
(一)个人的职位选择原因:
1、现实性需要(解决住房、户口迁移、专业对口、照顾家人等)与岗位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住房,很多年轻人刚进入社会,没有一个稳定的居住地点,现实需要解决个人居住的问题;比如户口,可以通过考公务员的途径,把自己的户口迁到个人喜欢的城市;比如专业对口,无论是大学的学习还是研究生阶段的深造,每个人都想学以致用,而在考取公务员时,就能够借助平台来实现自己学以致用的理想。
2、兴趣与岗位情况
成就动机(认知需要、自我提高、自我实现,服务他人的需要,得到锻炼等)与岗位情况。每个人对于自身都是有一定的认知的,无论是自身的优势还是缺点都会有所思考。于此同时为了提升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会对于岗位有着极大的兴趣和期望,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别人提供服务,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当然自己的实践和工作能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
3、对组织文化的认同
当文化与组织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指的是组织中的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信仰及道德规范要求。它往往是该组织所特有的,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它确定了该组织的风气和人们的行为准则, 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员,对于自己报考的部门的组织文化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无论是从近期个人发展还是远期的职业规划来看,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方法点播
1.真实而不庸俗原则。
考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切忌天马星空,要本着务实的原则,以具有自身特点的事例来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
2.具体方法。
考生可以从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方面来答;也可以从工作、学习和生活来体现自己对于考题的理解。第一,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是切忌不要过于抽象,结合事例具体化,可以选取一方面的经典事例来打动考官,走的是以情动人的路线,建议考生事例要真实,切忌空洞,要对于个人和他人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力和感召力,说出自身对于此事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悟,让考官对此印象深刻。第二,在答题过程中避免过于理论化,要把对于岗位的认知谈出来。物质上的认知是可以谈的,只要谈的真实也是很好的,既要谈出物质是每个人的现实需要也要说明不是工作的唯一目标,这样才会展现一个真实的你;同时也要表明自己对于工作是有更高的追求的。
公务员行测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搜索公众微信号"考试吧公务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