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一位任职于奥美公司员工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猝死,就在去世前,他已连续加班一个月,这个年轻人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定格在风华正茂的24岁;
材料二:IT行业内连续工作强度之大众人皆知。搜狐公司旗下17173网站,一位年轻员工也因长时间加班以及过高的工作强度,导致罹患病毒性心肌炎而意外死亡;早先曝出的华为员工累死在工位上的消息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材料三:快递员月薪过万不常有,但“超载、超时、超险”却是快递员的工作常态。“150个包裹,12小时的日工作时长,70%的时间都在收派件的路上。”快递员姜福生不停地敲击键盘录入快递号码,电话一个接一个,视线离不开电脑。对于他们来说,一顿安稳的午饭也是极大的奢侈。杭州市快递员邱师傅和京东一名 20多岁的快递员由于长时间奋战在业务线上,最终因过度劳碌,永远地倒在了送货路上。
种种现象表明:“过劳死”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职业杀手”。
据统计,每年,我国要累死60万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过劳死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威胁到劳动者的生命健康,也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对社会的稳定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现代社会职业竞争激烈,压力加大,对于各行业的中青年来说,他们常常要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负担,这些都会导致过劳死出现的可能性更大。英年早逝,是家庭的不幸,更是国家财富的巨大损失。中青年所面临的这种过劳死危机说明整个社会应从法理和人情双方面进行反思。
从法律制度层面来说,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劳动保障制度,可是对于大量的脑力劳动者,包括教师、记者、研究人员来说,他们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大,他们工作中的精神压力也相应很大。但是,这种压力,并不以肉体损伤表现,他们往往成为劳动保护中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群体。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过劳死的国家补偿制度不健全。过劳死,尤其是中青年业务骨干的过劳死出现后的抚恤,没有得到法律上的重视。中青年建设者由于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更容易忽视自己,默默承担。在国际上,同样作为工作压力日益增大的国家,日本已将“过劳死”列入工伤范畴,给予一定的补偿。
从人情角度来说,中青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国家的一员,他们承担了社会发展的个体压力;而作为家庭的成员,他们要面对 “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但是,他们没有得到相应的承认,而往往因为年龄和资历,被认为“还有机会”,“还年轻”。中青年超负荷运转的代价,是整个国家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忽视精神环境与社会健康建设所付出的惨痛代价。
今天的中青年建设者,既是劳碌的一代,又是焦虑的一代。在社会转型和个人角色转型的过程中,过度的期望及过少的关怀,使得他们从身体和心灵上处于精疲力竭的状态。
关注"考试吧公务员"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公务员报名、真题答案、备考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