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面试中,考生时常会出现面试答题“假大空”现象。什么是“假大空”现象?如何科学有效避免“假大空”现象的出现呢?
考生片面追求以“情”感人。考生作答时引用的政策理论与考题本身不能做到紧密结合。考生对自身定位不准,面试岗位工作职责不明确。考生对自己报考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不清楚,在答题时凭空想象,甚至出现一些常识性错误。在考官眼里,这种答案完全与实际脱节,显得十分虚假。“假大空”现象如何科学有效防范和避免呢?
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保持面部表情自然和眼神真诚,答题语言真实流畅,态度要诚恳。建议考生在答题时适当加入个人的情感,做到真诚感人。考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试题中的关键词,对各个关键词分层进行阐述,再逐步深入引用相关的政策理论,避免从关键词展开直接过渡到相关的政策理论。需要考生引用政策理论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分析,用自己惯用的语言来解读引用的政策理论。同时,为了保证自己观点的独特性和个性化,考生还可以在引用政策理论中,加入自己有独到理解的实例。
考生要对自己有整体、清晰的认识,对报考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职责等有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自己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使考生对自己有个整体把握,从而在答题时做到真实可信。考生可以通过浏览报考岗位的官方网站、向身边人询问等方式熟悉掌握所报考岗位的特点,尤其是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所需专业技能。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考生要突出重点、亮点、特殊点,不要流水账式的泛泛而谈。考生站位要准,真正站在公职人员的角度、政府的立场来作答题目,而非学生角度、群众的立场以及批判揭露社会现状中的问题等角度。
关注"考试吧公务员"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公务员报名、真题答案、备考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