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隆平高科的超级稻种“两优0293”在安徽出现大面积绝收,受灾农民质疑企业虚假宣传,隐瞒品种缺陷。安徽监管部门已对该稻种下达“逐客令”。据了解,尽管袁隆平团队已将试验田中水稻亩产提升至1000公斤以上,但中国实际水稻平均亩产仅为447.8公斤。(4月10日《每日经济新闻》)
眼下而言,国内粮食安全举足轻重,而前段时间疯狂的“日本大米”同样令人反省。安徽万亩超级稻减产绝收的新闻,使得隆平高科的超级稻备受质疑。作为靠天吃饭的弱质农业,将绝产现实归因于“自然灾害”,好像也不算无稽之谈。不过,稻瘟病事件发生以后,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下属的种子管理总站向超级稻明星品种下“逐客令”:多次向国家农业部上书,要求重新审定超级稻“两优0293”的种植区域,希望“不再包含我省”。这样的姿态,恐怕不能仅仅看做是“小脾气”而已。道理很简单,稻种好不好,农户最知晓。
历史上看,温饱曾是中国的头等大事,发展超级稻解决国人吃饭问题,自然是无需原罪的事。不过,即便从基本的辩证法来看,超级稻好之又好、妙之又妙的“另一面”,一定也有着与之匹配的缺憾与短板。比如这个惹事的“两优0293”:2006年经国家审定为国审稻(编号:2006405),公告称“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稻瘟病,米质一般”。在抗性一栏中,其稻瘟病抗性为5.6级,最高9级(级别越高,抗病能力越差,9级已为最高级别),抗性频率80%,适宜在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这样的表述,与铺天盖地推广的现实,似乎并不完美匹配。再从产量上来看,尽管相关科研团队已将试验田中超级稻亩产量,从800公斤攀升到1000公斤以上,但中国水稻实际亩产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依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计算,2013年,中国实际水稻平均亩产量仅为447.8公斤。也许,有无虚假宣传、有无隐瞒缺陷,这是法律去伤脑筋的事情;而告知农民种植风险、保障农户基本权益,这是种业公司及农业部门的基本责任。
回头来看,作为经济活动的农业种植,也逃不出投入产出比的考量。有两点是肯定的:一则,亩产记录是多少,相当于手机的“理论待机时间”,实际意义并不太大,因为理论环境和实践条件,往往存在较大落差;二则,农作物产量固然重要,但“只管产量有多少、不管稻米好不好”的倾向,似乎也应该及早纠偏。不然,耕作成本、农药成本等这算下来,农民还是赚不了多少钱。广东海洋大学专家冯荣坤早在2006年就质疑超级稻,“倘若不抗稻瘟病,则不能算真正的超高产品种”。因为,就算高产几年,一旦遭遇绝产,“优势”立马被拉平。
高产重要,优质也不可少。不然,不仅种植的农户要吃苦,高端消费者也会苦于“无米可挑”。当然,有关超级稻的传闻或真相,在享受了无数掌声与鲜花之后,总该有一次诚实的“水落石出”的表演。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公务员答案、公务员真题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