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实现“大病到医院,小病回社区”,是我国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但记者采访发现,双向转诊呈现“一头热”的局面: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上级医院转诊患者较多,但从上级医院向基层医院转诊的病人极少,有些基层医院几乎为零。(5月5日《南京日报》)
把病人“向上转”很正常,“向下转”却很不正常,所谓“双向转诊”,实则成了“单向流动”。如此一来,大病虽到了医院,小病却回不了社区,大医院的抽吸效应仍然明显,扎堆看病现象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老百姓看病仍难。
病人能否“向下转”,关键要看医院愿不愿放手转。在当前医院的营运及投入模式下,不管医院大小,也不分公立还是民营,都得在乎收入。不到万不得已,医院不愿把病人“向下转”。
能否“向下转”,也要看病人愿不愿“被下转”。可能病人宁愿多掏些钱,也不愿再折腾一次。
社区医生能不能、愿不愿接受下转病人,也决定着双向转诊能否实现。“能不能”是能力问题,假如社区医生的技术差距太大,就不敢接收医院下转的病人,有时还会想办法推脱病人。“愿不愿”是态度问题,假如工作无法量化,绩效考核搞成了平均主义,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对收入和前途影响有限,社区医生就对下转病人有抵触心理,免得“洗碗的反倒打破碗”。
医改牵一发动全身,主要政策和方向确定了,配套政策也十分关键。具体到双向转诊,若参与各方都有顾虑,甚至有抵触心理,轻则让效果打折扣,重则让改革无功而返。在多项促进双向转诊的措施出台后,病人仍呈“单向流动”,说明配套措施仍不到位,推行力度仍显不足,必须认真反思和应对,力求不断优化政策、完善方案,才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最终促进病人合理双向流动,医疗秩序日趋井然。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最新资讯、职位表、真题答案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