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过一些企业,发现制造设备大都相当先进,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却不能与此相匹配。有老板不无感慨地说:我们有一流的设备,却没有一流的工人。
“设备易得、技工难求”的背后,是我国人才结构失衡的窘境仍然没有改变。现在很多行业正在转型升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切。然而,一流的人才,往往都奔着金融、行政等热门、吃香的行业去了。而那些不那么热门却急需高素质人才加盟的行业,却往往徒栽梧桐,空余舞台。这体现在人们的行业和职业选择上,是“宁为牛后,不为鸡首”,宁愿在大单位打杂,也不愿在“小门脸”使力。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主张“有教无类”,人不分贫富贵贱皆可入学受教。而在现代社会里,我们还应当倡导“有才无类”,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成才,行行都应出状元。英雄不问出处,无论在哪一个行业奋斗,都一样可以成为英雄。惟此成为风尚,国家才有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回首200多年全球工业化进程,中国与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饱尝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滋味,吃尽了“微笑曲线”低端的苦头。审视当下,中国正处于爬坡过坎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国不能错过”的呐喊,更加呼唤各类高素质人才充分涌流,更加需要各类人才竞相施展才干、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然而不能不看到,一些行业之间,无论是在薪酬待遇、地位名望等方面,还是在发展空间、上升通道方面,往往有云壤之别。有的行业干得再好,也缺少“向上流动”的通道和机会。或者即使抵达峰顶成了“状元”,“状元”的荣誉和待遇也与其他行业严重不对等。这传导到人才的就业和培养上,就是冷热不均、冰火两重天。
同样是当工人,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航空“手艺人”胡双线等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登上了中国制造的顶峰。同样是卖煎饼、肉夹馍,“黄太吉”“西少爷”就能做出不同的品质和内涵。无数实践表明,只要有优秀人才的加盟,哪怕是最冷门的职业、最平淡的行业,也能干出不一样的精彩,成就奋斗的梦想。我们倡导“有才无类”,首先就要祛除对行业、职业的歧视与偏见,相信只要是金子,在哪都发光;只要你努力改变,行业环境、职业内涵就可能因你而改变。
个人的倾力奋斗,固然能够成就自己的“小环境”,但同时也更需要社会的“大气候”。当“有才无类”成为社会普遍理念,更有制度提供坚实支撑,每一个人就都有“醒着做梦”的可能,获得更多梦想成真的机会。从基层公务员有了“双晋升渠道”,到农民亦可评定技术职称,再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了制度支撑,“天花板”的不断拆除,必将加速形成各行各业人才充分涌流的好态势。
一花独放不是春。能让卫星上天的是人才,能让马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发展的中国,正宜“万类霜天竞自由”,亟待“有才无类”成风尚。(姜 赟)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最新资讯、职位表、真题答案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