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事件】
随着反腐斗争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前我国反腐领域出现了新的情况,“小官巨腐”事件不断浮出水面。近日,河北省召开落实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动员暨警示教育大会,通报了一名科级干部涉嫌受贿、贪污、挪用公款,在其家中搜出现金约1.2亿元、黄金37公斤、房产手续68套。这样的贪腐“成绩”令人震惊,不仅在于款项巨大,更在于官职低微,连七品芝麻官都算不上。
【题目预测】
据新华社报道,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四轮巡视,巡视发现,巡视点存在“小官贪腐”问题的占比超过了四分之一。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小官巨腐”,官不大位不高,却欲望大贪心重,把以权谋私演绎到极致,由于身处基层百姓中间,他们的贪腐行为,往往对群众利益的伤害就更直接,性质更恶劣,危害堪比“老虎”。我们需要坚持“治标正本”反腐新思维,对“小官巨腐”重拳出击。
“小官巨腐”问题严重,根在官小权力大,枝靠上级的纵容,叶缘基层干群的无奈无视。
一方面是这些年来,国家一直在致力于简政放权,特别是新一届政府施政以来,取消和下放审批权动作很大,权力的下放,本来为了给企业松绑,为市场减负,但也给权力的执行者造成了权力寻租和“套利”的机会。
另一方面由于上级零监管的纵容和管理上的不规范,权力的监督环节出现了问题。小官贪腐,大官分一杯,于是便有了“小官巨腐,大官不为”。长期在公众的心目中留下一些基层的“小官”没啥油水的印象,也使得一些掌握实权的“小官”轻易躲避了监督和约束,通过不断积累式的小贪小腐,最终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了大贪大腐。
所以要想铲除、预防“小官巨腐”,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首先,要强化教育。通过扎实有效的基层宣传教育方式,对基层官员的公仆意识进行培养,依法用权、主动接受监督的习惯进行打造,服务群众、造福基层的官德理念进行加强,对基层群众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观念进行激发保护,对“小官”的上级也要及时换脑,形成主动监督、认真监督、严格监督的好作风。
其次,要重视制度建设。着眼规范权力运用,用制度有效管住包括“小官”权力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权力,防止无“笼”之权和权力从“笼子”里溜出来。如在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制度上,要对数量规模最为庞大的乡科级干部群体,进行硬性要求。在制度执行上,要做到干部面前人人平等,对干部如任职交流制度上要加强基层干部的交流。
最后,要加强监督。除了发挥纪检监察特别是基层周围党员对小官的内部监督之外,还要广泛发动社会媒体和群众力量,拓宽并畅通相应的检举揭发渠道,保护社会监督的积极性。
只要将官员的权力暴晒在阳光之下,运行在群众的监督之下,那么小官不敢贪腐,大官不敢不为、官官为民风清气正的局面一定能够形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