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甘肃10人以下的“麻雀学校”(指规模小、条件差、人数少的学校)达3100余所,这些学校的去留问题引起社会关注。这一问题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具有普遍性,涉及数量巨大的偏远贫困地区的群众利益,需要慎重解决。对该问题的讨论,除了去或留,还有个重要的选项,就是把这些学校真正办好,让“麻雀学校”飞起来。
需要把他们办好的充足理由就是当地村民的需要。只要他们不愿撤销就要办好,《义务教育法》赋予了村民的孩子有就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相关部门应该尽这个义务。
从理论上说,适度规模是办学质量和效率高的理想选择,“麻雀学校”相对适度规模的学校成本较高,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是相对于当下城市大量存在的大班额、大规模学校,它们的优势就很明显。事实上,尽管如此,其成本还是远低于城里的那些重点和示范校。为何能在城里花那么大的成本办出示范学校,就不能在乡村里花同样的成本办好那些“麻雀学校”呢?归根结底,还是当下城乡居民子女在享受义务教育上,权利并不平等。
农村的“麻雀学校”有众多被忽视的资源,宽阔的场地,良好的空气,接近大自然,依据它的特点组织教学,而不是简单照抄大校大班的教学模式,同样可以办出高质量的学校。一百余年前,各地对私塾因陋就简的成功改造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这当中,最为关键的是有合适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能够在一般的学校按部就班教学,还能具备全科素养,能够适应乡村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和复式教学的优势。
在“麻雀学校”内部这样做的外部条件是,地方政府不能停留在搞面子工程上,而要逐步缩小城乡学校教育资源的差距,把“麻雀学校”与重点学校同等看待,在资金、政策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待遇,保证他们安居乐教。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真题及答案、最新资讯等信息!
相关推荐:
2016国家公务员真题及答案专题 ※ 题库估分 ※ 关注微信对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