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背景链接: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16年3月29日,李克强总理对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作出重要批示:“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这一年来,“工匠精神”成为总理使用的高频词,也成为年度流行语之一。
命题预测: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工匠精神”,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看法。
参考答案:
“工匠精神”是指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工作一丝不苟,全心投入的品质,对事业执着坚守,淡泊名利的境界。它不仅是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更是全社会重塑职业道德的共识。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凭借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劳动力短缺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之际,传统制造业的成本逐渐上升,仅仅凭借人力资源优势已经难以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中立足;除此之外,在全球经济低迷,国内经济下行的态势之下,“重规模,轻质量”的传统制造业也难以应对“经济新常态”。要向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占得先机,就要以创新为驱动力,促进制造业的全面升级。这就需要传统制造业充分弘扬“工匠精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勇攀质量高峰,不断打造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品牌的竞争力,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以“隽永匠心”赢得尊重,赢得市场。
另一方面,当前的现实生活中,缺乏“工匠精神”,背离职业道德的现象比比皆是。网购热潮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食品市场爆出的安全质量问题;乃至一些地方政府在市政建设中的“短命工程”,城市规划中重地上,轻地下的“形象工程”,都是缺乏“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这种现象之所以屡见不鲜,除了市场、个人的趋利本性,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对产品、职业、责任、人民的敬畏心缺失,希望通过“短平快”的方式获得利益,而忽视了民众的口碑,才是长远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工匠精神”在商务、政务领域的缺乏,带来的是市场环境的恶化,政府公信的缺失,进一步导致的是社会信任感的破坏甚至崩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种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盛行,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更会影响当代公民意识的自觉,阻碍社会的文明进程。其荼毒可谓入骨三分,绵延不绝。
因此,从传统的制造业到整个社会,都应该以“工匠精神”作为价值共识和精神导向。一方面,通过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在核心竞争力方面精益求精;另一方面,也需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的质量管理,加大对于职业道德缺失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健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除此之外,更应该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呼吁全社会,各行业恪守职业操守,崇尚劳动光荣,警惕功利思潮,杜绝利益诱惑,保持敬畏和赤诚之心。只有这样,“工匠精神”才能够溶于民族血脉,成为社会共识,并助力民族崛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