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情绪把握时机,克服压力脱颖而出
具备了以上的条件我们还是不能自如的面对面试的挑战。原因就在于,现行的面试形式不论是结构化还是无领导都是典型的高压面试。在高压气场下,考生很难做出伪装,回避自己的不足。曾经有人形象的将公务员面试考试比喻成警察审讯犯人。而面试的设计者就是想通过这样的形式来真实测查考生各方面的素质,这样就要求考生要有应对压力的能力和自我的情绪控制能力。
通过分析浙大博学教育专家发现,面试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考场的设置。
在结构化面试中,考生处在被包围的状态下,而且距离考官在3-5米的距离,这样考生就像孤岛一样被孤立起来,造成很大的压力。
第二,题目的设置有压力。
面试考官曾经就拿这样一个题目问一位女考生:“听说你大学打过胎,你怎么解释。”这个女生当场发飙,情绪失控激动的站起来大声的对考官说:“面试我可以不考,但是你不能侮辱我的人格。”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题目设置上也存在着压力。
从小到大考生考试都是相对简单的题目在先,相对困难的题目在后。但是面试不然,面试的过程中可能简单的题目在后,困难的题目在前。这样的目的也显而易见,就是想考察考生在前一题目回答不好的情况下,还能否有勇气,能否沉着的应对考试,答好接下来的题目。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考生要在面试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摆正心态。面对高压的考场,考生要适当放松,对考试要重视,但是也要正确的面对自己。相信汗水总有收获。同时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悲不喜,把握好机会。同时注意面试切忌放弃,有些人可能第一题没有回答道尽善尽美,那么就影响到了下面的题目甚至是放弃,这是禁忌。
二、擅长总结,事半功倍
面试除了要克服“紧张”这个最大的敌人,最主要还是内容上的功夫。这时有一些同学还存着一定的错误的认识,认为多看面真试题就可以了充实内容了,多看真题的前提一定是在了解试题思路的基础之上,这就类似于我们不能通过做一百道题目而总结出牛顿定律,但是我们懂得了牛顿定律却可以做出无数的物理题。
考生还要了解社会当前发生的事件,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以及政府的工作重点等等。关注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公务员的面试当然离不开政府的工作内容,所以要站在政府的角度去看待和关注社会问题,因为有些问题考生不了解,那么回答就会有偏差。例如之前曾经考过:请你谈谈对“人肉搜索”的看法?有位考生对这个热点问题就不是很清楚,结果回答人肉搜索就是在废墟当中找尸体,可以想象考官会怎样对待这样的考生,结果笔试第一的好成绩白白的浪费了,得到的是名落孙山的结果。
三、面试过关,感官交流更关键
面试既然是交流过程,除了语言上的交流,也需要其他感官的交流,例如目光上的交流。面试的交流是个双向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到外表与礼仪举止的问题。考生的着装打扮,举止投足即我们所说的“首因效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举止投足是否彬彬有礼,着装是否大方得体都能显现出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考官会主观的推断这个人是否具备相当的能力。考官在打分的时候都会予以参考,俗话说“一美遮百丑”,在这方面给考官以好的印象,考官也会在其他方面我们犯错给予一定的理解,这样其他测评要素的分数就可能会有所提高,这也将大大增加我们被录取的几率,何乐而不为呢!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个人的习惯已经养成就很难改变,我们的平时的习惯可能对面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样就要求我们要有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公务员的气质,走路不急不徐沉着稳重,目光柔和有感染力,培养自己的气势,做到精神饱满。想做到这些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改变我们自己,这就需要我们从此现在开始做起,从此刻做起。
四、找到面试切入点,语言交流很重要
考生首先要找准面试的切入点,从了解面试开始,按照面试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面试是考官与考生面对面的交流过程。既然是交流,我们就需要注意语言表达上应该清楚连贯。不论是结构化面试还是无领导小组讨论,这都是一个首要的前提,只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才能把自己对待问题的看法和想法说清楚,讲明白。但是实践表明大多数的考生在模拟训练的时候经常出现语言上的间断,连贯性差。由于思维跟不上言语的速度,经常有同学对一句话反复的重复,口语化也非常的严重。例如“那么”“然后”“嗯,啊”等等,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考生在考官心目中的形象将大打折扣,甚至关乎到这次面试能否成功,但是遇到这样的问题大家也不要惊慌,面试还没有开始,大家还有时间准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