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北京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专家针对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阅卷过程,专家发现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试题难度并不大,但极少有人考出高分,甚至出现一部分具有较高学历的考生考试不及格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题型缺乏系统了解,做题太少,以为公务员考试题目容易,没必要花精力去做针对性的复习。例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它本身重量的一半加上1/4公斤,请问这只西瓜有多重?”结果,有近3/4的考生答错了,甚至怀疑这道题给的条件不充分。其实这道题很简单,答案为1/2公斤。答错的原因,就是这些考生平时接触这类题太少,不能沉着冷静地应对。下面对公共科目的应试技巧做一些简要说明,希望对读者能有所帮助。
(一)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应试技巧
1. 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题一般是给出一个数列,需要你从选项中选出一个与题干数字排列规律相符的数字来。没有文字可以帮助理解,只能通过观察来发现规律。如果没有一定的训练量,单靠试题上的示例是很难适应这种题型的,但如果考生掌握这类题型的一些常见规律,再适当做些练习,这类题就不难解答了,不管题目再怎么千变万化,也都只是这些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或其混合表现形式而已。常见的数字排列规律一般有:①奇偶数规律;②等差数列;③等比数列;④二级等差数列;⑤二级等比数列;⑥加法规律;⑦减法规律;⑧乘法规律;⑨完全平方法;⑩混合型规律等等。熟悉了规律,遇到这类题,拿规律一套,题就好做多了。如:
A. 1 B. 2 C. 3 D. 4
该图形数字推理的规律是处于对角上的两个数字之和相等,即1+3=2+2,2+4=3+3。由此判断,问号处应为4+4-5=3,故正确答案为C。
北京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专家针对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阅卷过程,专家发现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试题难度并不大,但极少有人考出高分,甚至出现一部分具有较高学历的考生考试不及格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题型缺乏系统了解,做题太少,以为公务员考试题目容易,没必要花精力去做针对性的复习。例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它本身重量的一半加上1/4公斤,请问这只西瓜有多重?”结果,有近3/4的考生答错了,甚至怀疑这道题给的条件不充分。其实这道题很简单,答案为1/2公斤。答错的原因,就是这些考生平时接触这类题太少,不能沉着冷静地应对。下面对公共科目的应试技巧做一些简要说明,希望对读者能有所帮助。
(一)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应试技巧
1. 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题一般是给出一个数列,需要你从选项中选出一个与题干数字排列规律相符的数字来。没有文字可以帮助理解,只能通过观察来发现规律。如果没有一定的训练量,单靠试题上的示例是很难适应这种题型的,但如果考生掌握这类题型的一些常见规律,再适当做些练习,这类题就不难解答了,不管题目再怎么千变万化,也都只是这些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或其混合表现形式而已。常见的数字排列规律一般有:①奇偶数规律;②等差数列;③等比数列;④二级等差数列;⑤二级等比数列;⑥加法规律;⑦减法规律;⑧乘法规律;⑨完全平方法;⑩混合型规律等等。熟悉了规律,遇到这类题,拿规律一套,题就好做多了。如:
A. 1 B. 2 C. 3 D. 4
该图形数字推理的规律是处于对角上的两个数字之和相等,即1+3=2+2,2+4=3+3。由此判断,问号处应为4+4-5=3,故正确答案为C。
2. 数学运算
这类题几乎都是小学高年级的数学知识,题目简单,但却与这类职业所需要的心理特征挂钩。如:
19881989+19891988的个位数是
A. 9 B. 7 C. 5 D. 3
许多考生一看这道题,心里就发毛,这么多次方,恐怕计算器都算不了。
实际上问题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既然题目求的是个位数,那么我们就只需考虑个位数的幂。原题可以转化为求81989+91988的个位数,而91988=(92)994=81994,1994的个位数是1,所以19891988的个位数也就是1。
接下来求81989的个位数。我们知道81,85和89的个位数都是8,那么,81989就可以转化为(89)221,其个位数等于8221的个位数。因为8221=(89)24×85,(89)24的个位数等于824的个位数,824=(85)4×84,其个位数必等于84×84=88的个位数。85的个位数是8,故8221的个位数必等于84×84×85的个位数,即8。
所以81989的个位数为8,也就是说19881989的个位数是8。
从而19881989+19891988的个位数等于8+1=9。故A项正确。
再如为了考查考生的工作细致程度,出题者在设计题目时,故意在选项上设计一个似乎正确的答案,在细微处设下陷阱。例如有这样一道题:
一条鱼重500克,10条鱼重多少公斤?
A. 5000 B. 5000克 C. 5斤 D. 5公斤
题目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有些考生偏偏选了A或B或C,而不是D。原因是这些考生在答题时,走马观花,没有看清题目的要求,仅根据题目前面部分的一点信息,就选择了错误的答案,因此,考试时千万要沉着细心。
3. 图形推理
既然是图形推理,着眼点就得放在“图形”二字上。有些题用一些字母或者汉字来表现题干,许多考生就摸不清题意,如有一道这样的题:
A B C D
从第一组图形,如果只看字母,按照习惯思维,会以为那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看不出有什么规律,第二组图形的规律也就无法得出。做这种类型的题目时,你得改变一下思维,在这里字母不能被看作字母而应当被看作图形。第一组中的三幅图都是三画,有了这种认识,第二组图形的规律也就不难得出了,第二组中的前两幅图形,每幅图都是两画,选项中只有选项D是两画,故D项正确。
应当注意,图形推理中的图形变化规律主要是点、线、面及其组合的变化以及图形方向的变化。
4. 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的答题关键是必须紧扣试题本上的定义本身,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去做题,应当仔细揣摩试题中的定义。如:
考试信度是指考试的客观性,指一个考试反映考生真实水平的程度。根据上述定义,对考试信度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
A. 同一篇作文,王老师给了50分,李老师却只给了40分
B. 许多女生都没有答对这道有关足球比赛的题目
C. 考试这天天气特别闷热,使许多同学的发挥受到影响
D. 考前李老师押中了两道大题,考后同学们都很高兴
答案为B。注意“客观性”。A中同一篇作文相差10分,有失客观性;C中天气闷热影响同学发挥,有失客观性;D中李老师押中了两道大题,更有失客观性。只有B中许多女生都无法作答有关足球比赛的题目,较体现客观性。
5.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关键在于把握推理的前提条件,最主要的是平时注重逻辑思维训练。这类题目的正确答案必须符合“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联系,结论不超出前提判断的范围”这一要求。这类试题的备选答案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每个选项几乎都有道理,但正确的答案应与陈述直接相关,即从陈述中直接推出。还有一点必须注意,试题中所陈述的有的合乎常理,有的可能不太合乎常理,必须明确这段陈述在这次考试中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考生不能对试题中所陈述的事实的正确性提出怀疑,也不能自作聪明地用自己具备的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推理,而完全忽视试题中所陈述的事实。如:
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A.彭平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B.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C.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观察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只有结论D是由陈述“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因此,D是正确答案。
6. 事件排序
解答这类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只要选准了事件的起点和终点,就基本上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做这类题时切记不能自我定位到事件中去,答题者应置身于事件之外,否则若按自己所具备的条件去排序,往往会排错。如:
(1)空房率居高不下 (2)小区房价看涨
(3)立交桥拔地而起 (4)居民小区建成
(5)自行车被迫绕行
A. 4-5-1-3-2 B. 4-5-3-2-1
C. 5-4-3-1-2 D. 5-4-2-1-3
正确答案是A项。
7.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在解答这种题型时,考生必须根据自己的一般知识对题干所给的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判断,然后再根据这种判断对四个备选答案进行选择,选出与题干所体现出的逻辑关系最为贴近或相似的一项。如:
本科∶研究生
A. 学士∶硕士 B. 本科∶高中
C. 讲师∶教授 D. 初中∶高中
题干部分“本科和研究生”都是指学历,而且存在递进关系,题支部分的A项虽然也存在递进关系,但它指的是学位,故不符合。B项虽然指的都是学历,但两者并不是递进关系,故不符合。C项虽然是递进关系,但它指的是职称,故也不符合。D项不仅指的是学历,而且也存在递进关系,故选D。
8. 言语理解与表达
作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首先必须对给出的材料有完整、准确地理解,要从总体上把握材料的主题;
(2) 善于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或关键词;
(3) 对文章的引申含义进行分析和加工;
(4) 从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上入手。
钢铁被用来建造桥梁、摩天大楼、地铁、轮船、铁路和汽车等,被用来制造几乎所有的机械,还被用来制造包括农民的长柄大镰刀和妇女的缝衣针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小物品。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 钢铁具有许多不同的用途
B. 钢铁是所有金属中最坚固的
C. 钢铁是一种反映物质生活水平的金属
D. 钢铁是惟一用于建造摩天大楼和桥梁的物质
正确答案是A。
9. 常识判断
这类题型,无捷径可行,关键在于平时积累,熟悉一些法律、政治、经济、人文、科技常识。
尽管我们关于太阳能的研究和议论已经相当多,但今天对太阳能的利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其主要原因是( )。
A.难以将阳光有效地聚焦
B.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收集和储存太阳能的系统
C.核能仍然更为有效
D.太阳能系统尚不安全
关于太阳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仔细观察四个选项,你可以依据常识看出A、C、D三个理由都过分具体且似乎不应成为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足够理由,只有B选项所说的原因概括性强,而且更为全面,故正确答案为B。
10. 资料分析
这部分题常常占15~20分。
(1)首先读懂图、表或文字。资料分析试题以图、表或文字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了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表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2)读资料时,最好带着问题去读,注意摄取与试题相关的重要信息,这样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又可以减少答题时重复看资料的时间;
(3)适当采取“排除法”解决问题。资料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通过图表或文字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排除迷惑性选项;
(4)注意统计表中的统计单位。
博物馆四个入口处自动计数器的读数
自动计数器在不同时间的读数(人数)
入口(时间)
7∶00
8∶00
9∶00
10∶00
11∶00
1
7111
7905
8342
8451
8485
2
8432
9013
91529
237
9306
3
5555
5921
5989
6143
6233
4
9541
0631
1211
2421
299
① 从早上7∶00到11∶00通过入口1进入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是( )。
A. 580 B. 94 C. 1 374 D. 1 594
② 在早上7∶00到8∶00之间,通过人数最多的入口是( )。
A. 1 B. 2 C. 3 D. 4
【解答】题①应为8 485-7 111=1 374,答案是C;
题②比较两数之间的差,差值最大的是入口1的两个数,故答案是A。
(二) 《申论》应试技巧
申论不同于一般作文,通常包括概括材料、拟定对策方案、发表观点与看法三部分。
在概括材料、拟定对策方案时,一定要从给出的材料中归纳出材料的主题思想,找准材料集中反映的问题。在解答这两类题型时,一定要注意文字的平顺朴实,尽量使用贴近公文化语言。而在发表观点看法的议论中,则要注意标题生动,观点新颖活泼、富有创造性而又不违背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具体地说,要注意对以下能力的提高:
1. 阅读理解能力
公务员申论考试所提供的材料字数比较多,是不同文章材料的汇集,不像单独的一篇文章那么有条理性,而考试时又要求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材料阅读完毕,从比较分散的材料中概括主题,提出对策,展开论证。这就需要考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善于在快速阅读中把握材料的核心思想,并依此作出相应的论证分析。因此阅读材料是申论考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2. 总结概括能力
总结概括不仅是申论考试试卷中的必考题型,也是考生把握材料中心,进而做出论证分析的基础。
3. 文章策划能力
申论考试主要是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所处理的实际问题,所以自然要对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这使得具备优秀的策划能力成为关键。有了好的策划基础,考生再弄清楚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并分清其中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可以针对各种原因分别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4. 语言表达能力
(1)内容必须具备理论性,语言具有概括性,写法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2)申论语言表达要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3)申论语言表达的论证方式要将立论和驳论有机结合,互相为用;
(4)申论语言表达的结构安排要重点突出,论点明确,层次分明;
(5)申论表达的语言要准确、鲜明、概括、生动、符合逻辑。
从历年的《申论》试题来看,基本上都紧扣北京市近年来行政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命题。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必须多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加强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熟悉依法行政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才能从容应对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