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政部分比重较大,跨考趋势明显
关注时事、掌握国情社情是国家工作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国考,重视时政热点的考查也是毋庸置疑的。纵观历次国考,除了对中央重要文件、重要会议等纯粹时政热点的考查外,时政也经常成为命题背景出现在其他知识的考查中。
【例题】2009-国家-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巨大的“和”字,其蕴含的思想源自( )。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答案】C
【分析】08年奥运会无疑是当年最大的时政热点,但命题人并没有拘泥于奥运会本身,而是从万众瞩目的开幕式看到了其背后蕴含的我国传统文化。既体现了对时政的关注,又将近年来国考热点——传统文化赋予了时代色彩。这也是人文题目的出题方向。例如2010年11月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年立即考查了京剧的相关内容,时效性特别强。这也为复习备考提供了方向。
二、经济形势决定经济内容
近几年国考经济题目始终稳定在两道题左右,考查的知识点非常集中,跟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联系非常密切。如2008年爆发经济危机,当年考试便考查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通货膨胀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有关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政策、热点词汇等在历次考试中都有所体现。
【例题】2011-国家-14. 汇率变动会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假如某国货币升值,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不利于出口贸易 B. 有利于公民出境旅游
C. 会导致热钱流入 D. 有利于消除贸易逆差
【答案】D
【分析】近几年来,美国一直在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向我国施压,同时汇率也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内容。在这种背景下,国考考查货币升值的问题,一改往年考查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既不丧失新鲜感、避免了押题现象,又顺应了经济形势和政策,题目难度不大但需要考生利用基本知识进行分析研究,符合大纲中对基本能力的要求。
三、法律比重稳定,新法成为热点
法律题可以说是常识部分专业性最强的题目,复习难度相对较大。但纵观历次国考,法律的常规题型始终集中在宪法、行政法、民法和刑法方面。由于国考招录的大多数都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宪法和行政法的比重相对较大。同时最近几年当年新出台的法律成为考查重点,有时是以新法为背景考查传统重点。如2011年借《国防动员法》新出台的契机,考查了决定动员和发布动员令的机关,国家机构职权是宪法的传统重点,但在新法的背景下考查,题目的新颖程度顿时提高。
今年出台了多部新法及修正案,其中《行政强制法》是去年出台,但实际生效是今年年初,作为重要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类型,其可能成为行政法的重点之一;《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都于今年颁布了修正案,其中《刑事诉讼法》是96年以来第一次修改,社会关注程度更高,作为重要的国情社情,也需要加以重点理解掌握。
四、历史人文难度逐年加大
随着近几年国学的复兴,社会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加大,同时,了解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历史也可以提高民族自豪感,因此,历史人文类题目的比重有上升的趋势。相对的,题目难度也有所增大,从古代重要事件的排序到古代著名战役,从人尽皆知的国粹到成语典故的出处,专业性有所增加,体现了对考生人文素养的要求越发提高。
历史人文的知识点分散,难以把握复习方向。但由于国考不仅是对知识的考查,同时也是对基本能力的考查,部分看似较难的题目即使不知道相关知识点,利用常理也可推断出正确选项。大纲中明确指出“仔细考察四个选项,可以依据常识看出……”,可见对于偏题、怪题,经过分析也是能够做对的。
五、科技题目显著增加
国家工作人员要求综合能力较高,加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部分的题量有显著增加。其中常见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重大灾害的避险知识、生活细节中体现的物理、医学知识都是考查的重点。虽然题量较大,但真正涉及的知识点并不复杂,都是各学科的基本原理,中学时都有所涉及。此部分题目需要对题干深入分析,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