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节理解型题目
细节理解型题目考查的是考生根据材料查找关键信息及重要细节、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材料原意是否一致等的能力。掌握这一题型,需要知道细节理解型题目的七大常设陷阱。
1.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指的是命题人依据材料中的某一信息,凭空捏造出相似的信息作为选项以迷惑考生。
【主要表现】 选项涉及的某个概念、问题或结论在原文中并没有提及,尤其是当选项出现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时,一般原文并未对它们进行比较。
2.颠倒黑白
“颠倒黑白”是将正确的说成错误的,错误的说成正确的一种设错陷阱。
【主要表现】 利用材料信息错综复杂的特点,在选项中将材料明确表示正确(错误)的信息予以否定(肯定)。
3.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指命题人将题干中的词语偷换成一些相似的词语,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的一种设错方式。
【主要表现】 多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通过对词语张冠李戴来迷惑考生。
4.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指以个别事物替代一类事物或以事物的部分特征替代整体特征的一种设错方式。
【主要表现】 多通过更改主语或混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扩大范围来迷惑考生。
5.混淆时态
“混淆时态”是指将还没有发生或未实现的说成已经发生或实现的,将可能的说成必然的,将不肯定的说成肯定的一种设错方式。
【主要表现】 “已然”与“未然”、“可然”与“必然”的互换。
6.逻辑混乱
“逻辑混乱”是指选项中两个事物的逻辑关系与原文不符。
【主要表现】 因果混乱、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混淆、选择关系与并列关系的混淆。
7.推断错误
“推断错误”是指选项在文段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进行了错误推断。
【主要表现】最常见的错误为过度推断作者意图。
【例1】网络经济的特征是信息产业将在世界范围内大大发展,以此为基础的各种服务行业将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主导产业;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速,国际 投资、国际贸易以及跨国生产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将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其内部流通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取代通常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等 等。这种趋势必将在更大程度上冲击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从而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新的挑战。
根据这段文字的内容,下列关于“网络经济的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信息产业将在世界范围内大大发展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速
C.跨国公司将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必将遭受更大冲击
解析:D项偷换概念,末句说的是“冲击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而非“主权”。本题答案为D。
【例2】所谓的颜色,其实不过是某些波长的电磁波被我们的眼睛捕捉后所产生的反应。虽然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放出电磁波,但是其中只有极少数 特定波长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类的光感。在太阳辐射而来的电磁波中,除了可见光之外,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如果将所有可见光都过滤出去,即 使剩余的电磁波强度再高,我们也只能看到一片漆黑。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存在可见光是人眼感知颜色的基础
B.眼睛捕捉电磁波后所产生的反应就是光感
C.物体温度越高,释放的电磁波越强
D.可见光的强度越强,眼睛所看到的颜色越鲜艳
解析:院由“所谓的颜色,其实不过是某些波长的电磁波被我们的眼睛捕捉后所产生的反应”可知,“眼睛捕捉电磁波后产生的反应”是“颜色”,而非“光 感”,B项错误。文段没有涉及物体温度与电磁波强度关系的文字,也没有涉及可见光强度与颜色鲜艳度关系的文字,C、D项属无中生有。由“如果将所有可见光 都过滤出去,即使剩余的电磁波强度再高,我们也只能看到一片漆黑”可知,A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page]
二、词句理解型题目
词句理解型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文段中含有特定意义的词语、句子的理解。二者之间有本质的不同。
1.语境分析法
从语境角度去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要学会联系上下文、联想文段背景、把握标点提示。
(1)联系上下文
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所考查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常常是对其本身的含义进行引申,或是临时被赋予更为深刻的含义,这时必须通过将词语或句子放至整个文段中,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分析。
(2)联想文段背景
每一个文段都有自己的写作背景,因此在解答词句理解型题目时,可结合相关背景知识来判断词语或句子的含义,也就是所谓的“由事及义的联想”。“事”是与词句理解相关的种种事实,了解这些事实有助于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3)把握标点提示
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有些标点本身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能够指引我们在文段中找到词语或句子的准确含义。冒号、破折号在句中一般起注释作用,其后的内容是解释说明的内容。因此,若在所考查的词句后面出现了冒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要加以重视。
【例1】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
文中“流弊”具体指的是( )。
A.像走熟路那样使用联想 B.误用联想意义
C.用字太俗滥 D.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解析:本题答案为D。“流弊”指相沿下来的弊端。题目问“流弊”的具体所指,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判断。文段说的是联想起于习惯,而习惯喜欢走熟路,而熟 路走的人多,越走越平滑俗滥,从而导致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由此可知,文中“流弊”具体指的是“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即选项D。A项“像走熟路那样使用 联想”比较空泛,没有点明“流弊”。B项在文中的位置是在“流弊”之前,是“流弊”产生的原因,不是所指内容。C项,由“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可 知,“用字太俗滥”是举的例子。
2.修辞提示法
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有些词语或句子会运用修辞手法,这时在理解词句含义时结合修辞手法的特点来分析,对解题助益良多。
词句理解六辞格,喻象反双借与对。
比喻关键找本体,象征则要看对象。
如果理解反语意,褒贬互换要记牢。
双关你要想一想,到底它双的是啥?
借代种类有很多,抽象意义最常考。
对比要比比变化,还可已知推未知。
【例2】社会上的各种传言和议论,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空穴来风,我们要善于思索和分辨。
文中“空穴来风”的意思是( )。
A.有洞穴没有风进来,比喻无原由的事
B.有洞穴就有风进来,比喻事情不是完全没有原由的
C.好像洞穴中的风一样飘忽不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D.好像洞穴中的一股风,它是朝着某个方向吹去的
解析:本题答案为B。很多考生望文生义,容易错选A。但如果能从修辞手法入手,即使不知道“空穴来风”的意思,也可以选出正确答案。由“各种”、“有 的……有的……”以及“分辨”可知,原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也就是说两个“有的”为矛盾对立的双方。由此可推断出:“空穴来风”的意思与“无中生有”相 反。而“无中生有”的意思很好理解,即把没有的说成有,凭空捏造,毫无原由。四个选项中与此意思相反的只有B。
3.层次划分法
从句子结构入手分析,主要针对的是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题目。所谓从句子结构入手分析也就是常说的划分句子层次。一般而言,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划分句子层次只要抓主干(主谓宾)即可。
考试吧提醒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不需要仔细划分句子层次,只需理清各分句间的关系,就可以迅速得出答案。
【例3】最初的人类,为了寻找足够的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漂泊到一个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
对文中“过渡阶段”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B.人类寻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来
C.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
D.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形式
解析:本题答案为D。“过渡阶段”所在原句为“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删掉用作修饰的词语,剩下的主干为“居住方式视作过渡阶段”,由此可快速锁定答案为D。
关注"考试吧公务员"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公务员报名、真题答案、备考信息!
公务员考试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搜索公众微信号"566公务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