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医疗卫生考试中,医学基础知识、中医学、口腔学、护理学等学科都是常考知识点,但是内容多,题量大。针对这个问题,考试吧条分缕析的归纳总结出每个版块的常考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审查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1.审查内外(整体审察)
整体审察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诊断疾病时的整体观念,是指要考虑整个人体(内)与自然环境(外),或称“审察内外”。因此,整体观念包括两个内容。
2.四诊合参(诊法合参)
望、闻、问、切四诊各具有独特的作用,又都有局限性,不能互相替代。必须四诊并用才能全面收集辨证论治所需要的各方面资料。
3.辨证求因(病证结合)
诊断要明确所患疾病及所属证候,把辨病与辨证结合起来。通过辨别病证,认识疾病的本质,即所谓“辨证求因”。
二、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内容:
1.司外揣内
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通过诊查其反应外部的现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动情况
2.见微知著
微指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的、整体的情况。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3.知常达变
常指正常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三:
1.望神的主要内容:目光(重点)、神志、面色、形态等。
2.神的分类及判断:
意义:
(1)得神:
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
(2)少神:
正气不足,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常见于虚证患者或病后恢复期病人。
(3)失神:
脏腑精气亏虚已极,正气大伤,功能活动衰弱。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
(4)假神:
丈夫精气耗竭殆尽,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降离决,属病危。常见于临终之前,为死亡征兆。故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四:
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示的色泽。
五色主病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最新资讯、职位表、真题答案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