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小到“限塑令”、大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都是国家对社会管理的理论保证,而公民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更是政策的当事人和受益者。有人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可见,政策将以满足公民意愿为基本前提,但好的政策作为指引公民理与德有效手段,更将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
好的政策是促进公民理性素质提升的基本保证。理性与感性相对应,是一个相对抽象的词汇。然而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信息繁杂的环境当中,能够做到目光长远,以基本的辨识能力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却是不易之事。这就需要好的政策能够积极发挥引领与导向作用,培养公民理性。以“阶梯式水价”为例,在政策运行之初曾产生巨大争议,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政策的落实与实施,面对现阶段的水资源情况多了理性的思考,久而久之,浪费污染的少了,节约用水的多了,对于居民自身来说,是节省了花销,而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这就是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公民理性便得到了彰显。
好的政策是涵养公民德性素养意愿的必然要求。近来,诸如一些中国乘客在飞机上大打出手的新闻时有出现,严重干扰了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公民是国家的最基本单位,公民的素养反应的就是整个国家的形象。德性的提升虽然可以靠民间的潜移默化来纠正,但显然难以真正有效。“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显然浪费成风的现象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成为了理所当然。在国家“节约型社会”以及“节约型机关”的政策引导下,以机关带动整个社会的环境,效果显而易见,甚至连娃娃都在咿咿呀呀地说着“光盘行动”。饱含德性的政策会引导社会风气,营造外在的软环境,起到滋养公民德性的效果,让公民懂得要注重自身素质。
政策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文件,但它的作用却觉不仅仅在于社会管理,更在于每一个国人的言行举止以及生活幸福。而要出台好政策,政府就应当让政策符合公民意愿,培养公民理性,滋养公民德性,只有在这些方面下工夫,才能真正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战。
相关推荐:
2018事业单位申论写作技巧:审题三大原则
2018事业单位申论热点:青年人价值观
2018事业单位申论范文:法制与乡村振兴
2018事业单位申论热点:解决“老漂族”难题
2018事业单位申论热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