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公安招警考试申论,不仅需要考生们对历史、文化等有较深厚的知识储备,也需要对最新的时政热点、大事有所听闻。丰富的素材可以拓展考生自我的思想观点,同时真是素材本身也能帮助考生在申论写作中有力支撑观点论据。下面我们为大家提供的是公安招警考试申论素材:司法透明度如何能全面提升。
建设四大平台
司法透明度得到全面提升
走进中国法院博物馆,在一层“全面依法治国 走向伟大复兴”展区,“深入推进司法公开”的内容被放置在显要位置进行展览。一块展板上,一份2013年7月3日出版的报纸头版头条这样写道:司法公开迈出关键一步,最高法院裁判文书首次集中上网。
不远处,参观者大多会驻足停留片刻——橱窗里,放着两份裁判文书,分别是对周永康、薄熙来的刑事判决书。
裁判文书公开,是中国法院推进司法公开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吴在存回忆说,北京一中院很早就开始探索裁判文书公开,1999年,一中院将已审结的部分民事裁判文书汇编成册,设置专门的裁判文书查阅室,供社会查询。
2000年6月,最高法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有选择地向社会公布本院裁判文书,并要求各级法院逐步公开裁判文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一些法院开始尝试裁判文书网上公开。2009年3月,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提出研究建立裁判文书网上发布制度和执行案件信息网上查询制度。一年后,最高法发布《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提出裁判文书可以在互联网上公布。但由于担心社会挑错、相关文件刚性不足等原因,裁判文书公开整体进展较为缓慢。
直到2013年7月,中国裁判文书网开通,最高法率先在网上“晒”出了一批本院的裁判文书。当年11月,最高法发布《关于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2016年8月修订完善),裁判文书网上公开从“可以“变更为“应当”,要求除涉及国家秘密等情形外,生效裁判文书全部网上公开。
裁判文书上网全面提速。北京一中院当年便实现裁判文书上网率100%。
如今,中国裁判文书网在体量上、影响力上都为全球之“最”。截至目前,公开的裁判文书涵盖中、蒙、藏、维、朝鲜、哈萨克等6种语言,总数超5000万份,访问量超183亿人次。
“裁判文书公开后,受到社会公众和法学专家学者的审阅、评判和监督,有利于促进法院裁判文书和法官审判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提升司法公信力。”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评价说。
公开不仅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最高法首次提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并出台相关意见。加上后来的中国庭审公开网即庭审公开平台,四大平台构建支撑起中国法院司法公开大厦的“四梁八柱”。
毕玉谦也注意到了2013年这一在中国司法公开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他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信息化时代到来,中国司法公开真正步入变革期,法院四大平台相继运行,司法透明度、阳光化得到全面提升。
2014年11月,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开通。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23万例,累计限制购买机票1222万人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458万人次,限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管28万人次,280万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义务。
同样是2014年11月,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开通。平台以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站为核心,以手机短信、电话语音系统、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方式为辅助,自动向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推送案件流程的8类节点信息,变当事人千方百计打听案件进展为法院主动向当事人告知。
其间,各级法院主动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趋势,大力推进网上公开。最高法开通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建成“全国法院微博发布厅”,全国3200多个法院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及时向社会公开审判执行信息。
借力信息化,法院拓展了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司法公开从零散变为集中,实现“一网打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