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Exam8.com) >> 公务员考试 >> 模拟试题 >> 文章正文
 2007公务员考试《申论》标准预测试卷(5)及答案
【字体:
2007公务员考试《申论》标准预测试卷(5)及答案
http://www.exam8.com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点击: 更新:2006-11-1 12:14:23

《申论》标准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
    l·【答案提示】   
    上述资料中有关的实例和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究其根源,是由学习、生活、情感等多方面压力造成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社会各阶层共同努力,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已刻不容缓。只有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才能更有利于社会人才的培养,才能最终实现我
    2.【答案提示】
    (1)利用大众传媒、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坚决抵制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化垃圾。
    (2)加大力度宣传和教育心理卫生知识,大力普及心理学知识。面向大学生、教育工作者、家长等全体社会阶层,实施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3)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规范培训,试行教师人职资格认定。
    (4)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为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灵沟通的环境、氛围。
    (5)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心理问题早发现和主动干预,针对不同的大学生,在家长、学校、老师与学生本人之间建立不同程度的沟通。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处。
    (7)多开展一些以责任心、亲情或是立志为主题的活动,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对个人抱负的追求。
    3.参考例文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措施
    为达到最终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寻求切实可行的途径及措施。笔者认为,主要途径及措施如下:
    一、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康人格
    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影响重大。教师与学生的直接接触,比任何人都多,每天不少于5~6小时。因此,要维护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要维护并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很难想像,一个不具有和谐健康人格的教师怎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据心理学家朱敬兜研究,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中,人格失常者较多。可见,教师的病态人格必然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都做过研究。结果发现: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心理适应困难的比率较一般人要高。而造成教师心理挫折的原因,主要不足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等等,而是社会偏见、领导作风、工作条件、职称评定、成就认可、人际关系、专业特点及多重角色冲突等。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注意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整个社会都应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首先,应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为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创造良好条件,以避免由于社会地位不受重视、收入偏低、工作繁重与丁作条件差等因素造成教师心理上的不适应。其次,开展教师的职前培训、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尤其要重视开展在我国目前还尚不多见的新教师人职培训,以提高新教师的心理素质,减少其上岗后的不适应。第三,教育系统内部,从领导到一般管理人员,都应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加强领导与管理的科学化,避免因领导作风与管理水平等因素造成教师心理上的不适应。第四,教师应加强和重视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教师自身健康人格的培养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幸福与发展,而且还将对学生的幸福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过去,学校德育主要抓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往往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当作“思想政治”问题来对待,未能从心理学角度正确把握教台对象、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例如,有些学生性格沉默孤僻、落落寡欢,被教师视为缺乏集体观念,对班级关心不够,和同学团结不好;学生逃学,被教师视为思想品质问题所致,而很少注意到学生逃学背后可能存在的智能方面难以适应教学要求的因素,对厌学、怠学学生缺乏科学研究等等。
    其实,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联系表现在: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只有德育而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发展便不完全。过去,只重德育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是:使一些人关注了高层次的导向问题,失去了一般人际关系适应能力;重视了社会的规范化要求,忽略了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每个人都担当了社会角色,却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第二,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德育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贴近大学生生活,可以使德育深入人心,取得良好效果。其主要区别有:第一、德育主要是解决学生政治方向、思想倾向、道德观念和社会倾向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潜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家庭与社会。相对说来,心理健康教育解决的是“育人”任务中的基础问题。第二,在德育中学生常被当作社会关系中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则被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换言之,德育要求学生达到“君子”境界,而心理健康教育则要求学生达到“凡人”的境界。心理障碍与政治思想觉悟低、品德不佳是性质不同的两类问题。因此,学校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还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要取代德育工作。只是要把原来单纯的德育模式转变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使二者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又相互配合,共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人。
    三、引导学生健全心理防御机制
    所谓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的紧张状态时,在其心理活动中所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除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确保心理健康的一种适应性倾向。人在现实中,其需要和欲望不可能都获得满足,必然会遇到挫折与心理冲突,从而引起情绪上的焦虑与紧张。这种状态长期持续不能及时解除,就会导致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好在每个人身上都自觉、不自觉地存在有解除烦恼、维护心理健康的防御机制。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心理防御机制比较完善,能顺利地度过挫折困境,保护了心理健康;而有的人心理防御机制不完善,无法应付挫折困境,因而造成了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仅就此而沦,高校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心理学有关知识学习,克服他们心理上存在的弱点,建立_种积极、合理的心理防御机制。这样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或压力时,就能有意或无意地保护自己,免受真正或想像的威胁,学会在无奈中进行抗争,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和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使身心健康发展。
    四、开展心理咨询,解除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对于那些不能进行正常生活和学习,确实出现了心理障碍以致心理疾病的大学生来说,就应该接受心理治疗。而高校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的最好办法就是设立心理诊所,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辅导。许多高校已经开展这方面工作,且效果非常显著,使接受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的大多数学生走出了心理低谷,恢复了往日的自信和乐观。开展心理咨询,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有效措施。

上一页  [1] [2] [3] [4] 

文章录入:ak47    责任编辑:ak47  
 版权声明
   如果本网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诚聘英才  站内导航  客服中心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4-2007 考试吧 (Exam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北京市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