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Exam8.com) >> 公务员考试 >> 申论 >> 申论范文 >> 文章正文
 200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分类强化训练专题
【字体:
200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分类强化训练专题
http://www.exam8.com 来源:金榜公务员 点击: 更新:2006-11-12 7:36:53

专题十二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的基本原理

  在行政管理领域中,当人们面对一个个复杂的问题时,仅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够直接运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科学方法。 这些方法被称为行政方法。目前对于行政方法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有些学者认为,行政方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完成行政目标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行政路径、行政策略、行政技术、行政工具的有机系统。而另一使用更为广泛的概念则认为,行政方法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开展行政工作,达成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公共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指导下采取的措施、手段、方法和技术等的总称。

  行政方法是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活动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思想理论的正确性,还取决于所采用的行政方法的科学性。因此,对于行政方法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手段和最新技术方法,有利于实现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科学的行政方法对实现行政目标,提高行政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科学的行政方法是政府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地展开工作的关键。其次,科学的行政方法为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提供了条件。最后,科学的行政方法可以促进民主,增强政府的合法性。

  行政方法的根本功能是为了解决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所涉及的范围不同,种类不一,由此决定了行政方法的类型也不会是单一的。一般情况下,人们将其分为制度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所谓制度性方法,就是通过对制度的改进来进行管理,包括行政指令方法、法律政策方法、经济方法以及目标管理方法等;而技术性方法则是指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进行管理的行政方法,包括电子信息网络方法等。本章选编的相关材料便围绕以上几种行政方法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修改

  材料正文

  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经济体制改革,促使中国经济腾飞,同时也加快了耕地减少的速度。1986年6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6次会议通过了第一部土地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从1987年开始,又逐步推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确定了非农建设用地的“分级限额审批”制度。

  但是,通过10年的执行情况来看,该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以下问题。

  ①五级政府管理土地并以市、县政府为主的模式,难以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

  ②建设用地得不到有效控制。一是城市规模扩张过大;二是农村居民点建设分散,用地超标;三是乱设开发区。

  ③对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规定不力,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工作。1997年4月15日,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以下简称“中央11号文件”),并决定在冻结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期间,完成《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工作,从体制、机制和法制上解决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问题。经过近两年半的调研、起草、修订,1998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的《土地管理法》,江泽民主席签署第八号主席令颁布,1999年1月1日起实施。

  新《土地管理法》是在总结中国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同时,大胆吸收和借鉴了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成功做法,广泛听取全国各方面的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以下特点。

  ①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从保障建设用地供应为主到切实保护耕地为主的根本性转变。耕地保护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新《土地管理法》中,将从根本上扭转过去土地需求决定供给的情况。

  ②在土地管理方式上,实现了从分级限额审批制度到用途管制制度的根本性转变。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实施用途管制的依据,从法律上对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进行了严格限制。

  ③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实现了从外延粗放型到内涵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新《土地管理法》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建设用地规模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占补平衡制度,从法律上促进了建设用地走内涵挖潜、集约利用的道路。

  ④在土地管理职权划分上,实现了各级政府职能合理划分的根本性转变。将事关全局的决策性职权适当集中于中央和省两级,而执行性职权主要由市、县来承担,不但强化了国家管理土地的职能,而且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积极性。

  ⑤在执法监督工作上,实现了从传统的土地监察到建立现代土地执法监察体系的根本性转变。新《土地管理法》不但在制度建设和执法手段方面做了较为完备的规定,克服了过去土地执法监察制度不严密、执法手段软弱的弊端,而且在土地违法案件查处上改变了过去单纯注重程序性审查的做法,建立了实质性审查与程序性审查有机结合的新制度。

  ⑥在调整范围上,实现了从单纯调整行政管理关系到既调整行政管理关系又调整财产关系的根本性转变。新《土地管理法》适应世界资源立法的趋势,在公民特别是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保障上做了突破性规定,将进一步调动亿万人民群众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的积极性。⑦新《土地管理法》突破了过去仅把基本国策局限在政策主张的范畴,首次以立法形式确认了土地基本国策。规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表明土地管理在国家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表明土地基本国策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是今后制定政策必须遵循的准则。

  除此之外,该法还第一次提出了以下规定: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代表,解决了土地所有者产权代表的缺位问题;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期限,有利于保护农民在农业方面的投资积极性;农民对集体的征用和转包具有一定程度的发言权,这有利于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用耕地“占补制度”来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总之,新《土地管理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央提出的要从机制、体制和法制上解决中国的耕地保护问题。

  在新《土地管理法》颁布之后,国土资源部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均是围绕新《土地管理法》制定并与之相配套的。在具体的土地管理工作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抓紧编制和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②积极开发整理土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的60%可以用作折抵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这一规定大大地刺激了各级政府开发整理土地的积极性。

  ③促进对闲置土地的消化。1999年4月28日,国土资源部出台了《闲置土地处理办法》,提出了处置方案,供大家选择。

  ④盘活国有企业的土地资产。1999年11月25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其核心是要对国有企业采取一些更加灵活和优惠的政策,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⑤土地评估机构改革。1999年9月13日,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土地评估机构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的通知》,要求从事土地评估的中介服务机构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

  从国土资源部的统计资料看,1999年基本实现了耕地总量的平衡,这说明新《土地管理法》及其相关政策实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提出问题

  从材料中的法律方法的运用来说明此种方法的特点。

  分析问题

  法律方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法律,制定和实施行政法规和规章,来调整行政管理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保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我国新《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就是为了解决五级政府管理模式导致难以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建设用地得不到有效控制(一是城市规模扩张过大;二是农村居民点建设分散,用地超标;三是乱设开发区),对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规定不力,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写作范本

  根据材料,法律方法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法律方法具有强制性。面对全国土地管理利用不合理,国有土地资产管理不到位,耕地保护不力的情况,国家将土地管理的规章制度通过法律形式表现出来,正是想利用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该法一经生效,便在其相应范围内具有强制力,在法律效力范围内的所有组织和个人都将受到法律的约束。任何违反此法的组织、个人都必将受到国家强制力量的惩处,从而保证土地管理措施能够得到坚决的执行。

  其次,法律方法具有规范性。法律规范是社会所有有关的组织和个人行动的统一准则。法律用严格、准确、简明的语言,明确规定了各级组织和个人在一定情况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以这种规范作为评价人们的标准,有确定的质与量的界限,要求人人必须遵守。法律一经颁布,不得随意修改。在材料中,即使是当旧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要的时候,对它的修改也经过了调研、起草、修订、审议等规范的法律程序之后才完成的。

  最后,法律方法具有稳定性。法律方法较其他行政方法具有更强的稳定性。首先它的稳定性是和它的规范性相联系的。上文提到过,在新《土地管理法》颁布之前,起草、修订、审议等法律程序便进行了将近两年半的时间。而除了制定、修改法律所必需的规范的法律程序之外,法律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征也给法律带来了稳定性。通常,法律中所反映的都是一些比较成熟、稳定的,带有规律性的原则,一般情况下,这些原则在社会生活中短时间内发生改变的频率不会很高,幅度不会很大。在本案中,土地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而有关土地管理的规章、制度、要求等也是需要长期执行的。其内容具备了稳定性,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

  收入再分配政策的运用——城镇中低收入者增加收入

  材料正文

  1999年下半年,我国政府决定,在继续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投资、进一步拉动投资需求的同时,积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1998年8月,政府出台了对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进行调整的有关政策。这是几年来在收入分配领域一次具有较大力度的政策调整。这次收入分配政策调整的涉及面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以及企业离退休人员,部分优抚对象等,直接受益人员达8400多万人。

  在这次收入政策调整中,注意到了提高“三条社会保障线”的水平,国家原则上要求对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三类人员的保障标准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提高30%,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机关事业单位增加工资和离退休费的主要政策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增加工资,机关行政人员主要是提高基础工资和级别工资标准,事业单位按照大体相同的增资水平,分别调整其现行工资构成标准。离退休人员相应增加离退休费,离退休人员按照同职务在职人员的增资额增加离退休费,退休人员按照本人退休时的职务分不同档次增加退休费。

  由于这次增加工资和离退休费的幅度较大,地方政府要在中央财政给予补助的同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努力筹措资金;财力确有困难的地区,可以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自行确定本地区增加工资和离退休费的具体数额。

  企业离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的问题。各地可以按照现行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大体相当;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幅度比正常年份高一些,一般应比1998年月平均养老金水平提高15%左右。提高养老金的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与此同时,对国有企业1999年6月底前拖欠的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要一次性予以补发。

  这次调整收入政策的有关措施实施后,对企业在职职工的工资问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问题,有关精神主要是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职工分别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国家对企业不再统一安排升级调资,政府主要通过制定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为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增加取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并由企业在国家有关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决定。随着国家进一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刺激消费需求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陆续出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得到改善,职工工资收入也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相应增加。

  关于农民收入问题,从以往调整收入政策的实施情况看,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消费品需求的不断扩大,农副产品价格也会相应上浮,农民收入随之得到提高。因此,这次调整收入政策的有关措施实施后,仍会间接带动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这次调整收入政策所需的资金,按照中央确定的调整收入政策测算,1999年下半年全国需要增加经费支出540亿元左右,除少部分可以由企业和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承担外,绝大部分要由财政负担,主要是用于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所需资金主要通过税收超收解决,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开征的个人所得税主要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补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补发拖欠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根据目前地方财力状况和经济发达省市增加的开支由当地自行解决;财政困难的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增加的开支,由中央财政区分不同情况给予程度不同的补助,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的补助数额占这些地区新增支出的比例平均达到84%,转移支付的力度是相当大的。

  为保证这项政策顺利、及时贯彻执行,确保政策落到实处,1999年9月,财政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落实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各项措施。通知要求,各地务必在9月15日之前按提高后的标准将有关社会保障补助、离退休金、职工工资发放到有关人员手中。其中,要尽可能优先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等应增加的收入。中央和地方财政为落实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给下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各有关地区要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挤占和挪作他用。一经发现违反规定者,不仅要如数扣回,而且要追究有关责任人和领导的责任。

  提出问题

  上述材料集中反映了机关工作中哪方面的问题并详细论述你的观点。

  分析问题

  经济方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不同经济杠杆,如价格、工资、奖金、利息、信贷、税收以及经济合同的杠杆方法,来调节多方的经济利益关系或刺激人员的组织动力的一种管理方法。上述材料中国家决定在1999年实施增加城镇中低收入者收入的政策,正是想通过运用经济杠杆来解决我国个人收入差距不断加大以及近些年来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写作范本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可与国际比较的基尼系数1996年为0.424,1997年为0.425,1998年为0.456,收入差距已出现不合理状况并呈扩大之势。199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上一年相比最高增长了6.9%,最低的仅增长1.9%;从收入增加的绝对额看,前者增加707元,后者增加46元,两者相差15.4倍。收入差距的扩大,极易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我国所实行的增加城镇中低收入者收入的政策所取得的最直接效果便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收入进行合理调节。

  除了调节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些直接效果之外,增加城镇中低收入者收入的政策还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消费状况。1999年以前的消费低迷,已经形成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制约。1999年7月1日起普遍提高全国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政策进行调整,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要增加消费,并借此启动经济。在这次政策调整中,提高“三条社会保障线”的水平、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及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其重要意义是不可低估的。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消费的主要解释变量。在居民透支消费意识非常薄弱的情况下,提高居民收入的水平对于扩大消费极具现实意义。可以看出,这次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向低收入阶层倾斜的意图非常明显。对于低收入阶层来说,有许多方面急需消费,却因收入水平低而受到抑制,他们消费倾向较高,一旦有了新增收入,更有可能及时投入消费。据浙江省城调队抽样调查显示:9月份,全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同步增长,增幅均居1999年9个月之首;同时,居民人均存款额首次出现下降现象。统计数字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提高城镇中低收入者收入政策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扩大需求,增加消费的作用。

  在解决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消费水平不高的问题的同时,提高城镇中低收入者收入的政策还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收入。从调整收入政策的实施情况看,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消费品需求的不断扩大,农副产品价格也会相应上升,农民收入随之得到增加。因此,这次调整收入政策的有关措施实施后,间接带动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天津市政府办公厅所实行的目标管理

  材料正文

  在1991年精心策划、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从1992年开始,天津市政府办公厅率先在市级机关中推行了目标管理。

  ①紧紧围绕市政府重点工作确定机关的管理目标,使厅务服从和服务于政府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了办公厅的参谋、助手作用。办公厅是市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在政府系统中处于中枢地位,主要工作就是搞好服务,属于辅助管理类型,而非权力部门,必须在首长的指示下进行工作。十年来,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坚持把每年市政府的重点工作,特别是“三、五、八、十”四项奋斗目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主要任务及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20件实事等,都量化成具体的目标,并将目标细化、分解,明确责任部门、负责领导、时限要求和工作质量。办公厅运用内部监督机制进行跟踪检查,坚持做到按月、按季或分阶段向市长或分管的副市长报告完成进度、工作的难点和协调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决策的落实起到了督察催办的作用,有力地保证了政令畅通、效率提高。

  ②以制度建设作为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使机关建设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制度建设是办公厅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保证,是目标管理机制运行的依托,是机关建设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轨道的基础。十年来,天津市政府办公厅积极围绕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定制度、抓落实。通过建章立制,明确了岗位责任,许多工作从无章可循走向规范有序。十年中,办公厅全面推行了岗位责任制和AB岗制度,坚持了工作人员的考勤考绩等一整套工作制度。各处室也都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了工作流程制度和处室内部管理制度等,使机关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为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办公厅先后制定了《市政府办公厅办公自动化系统工作规则》、《市政府办公厅工作人员上国际互联网安全规定》、《“天津政务网”电子信箱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对数据源单位的职责、工作人员的应用达标标准及安全规则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使办公自动化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把“学理论、抓班子、带队伍”作为抓好目标管理的根本,使办公厅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坚持把抓好理论学习、加强班子建设和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作为长期的、根本的任务。一是从讲政治的高度,把理论学习摆在首位。近十年来,在全机关内围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及中央、市委的文件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组织学习,重点是抓好处级以上干部的学习。据统计,十年来共举办处级干部集中培训33期,百余人次到市委党校和市直机关党校参加培训,还通过举办辅导讲座、报告会、座谈会,听录音、看录像等形式,抓好日常的理论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坚持抓好办公厅的领导班子建设。办公厅先后制定了《市政府机关局级领导干部勤政廉政规定》、《市政府办公厅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建设的制度》等,坚持开好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在每次市委组织部对班子的考察评议中都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三是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很多干部职工有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办公厅上下学习的空气更浓了。只有高素质,才有高效率,所以办公厅十分注重抓好干部的业务培训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如多次举办公文处理、微机应用培训班,举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科技知识、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公务员培训,鼓励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补习文化知识,进行学历教育,使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去年,办公厅还制定了《关于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使这项工作更加规范、更有力度。十年中,一批批的干部也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据统计,十年来,办公厅、研究室共有56名同志走上局级领导岗位,提拔了123名处级干部。可以说办公厅在搞好服务工作的同时,已经成为了干部培养的主要基地。

  ④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始终把作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的全过程,形成了“团结、奋进、严谨、务实”的厅风,维护了市政府的良好形象。十年来,天津市政府办公厅一直把维护政府形象作为衡量每个干部职工言行的标准,坚持弘扬正气、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使干部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刻苦拼搏、任劳任怨、严谨细致的敬业之风;不论人非、协作互助的团结之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务实之风;崇尚先进、争创一流的进取之风;警钟长鸣、维护形象的廉洁之风。形成了灵、通、快的行政指挥系统,保证了各项工作高效运行。

  通过十年的实践证明,实行目标管理是机关建设的成功之举,是使机关管理走向制度化、科学化,提高行政水平的有效途径,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都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提出问题根据材料来论述一下目标管理方法的特点。

  分析问题

  所谓目标管理方法,是指为实现行政机关的目标而进行的对目标的制定、观测、落实、实施、检查和总结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写作范本

  目标管理方法的第一大特点是以目标为导向。在上述材料中,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在过去十年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将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决议通过的任务都量化为具体的目标,并将其细化,分配到各相关部门。这样做可以明确各组织机构及其行政工作人员的权力、职能及所承担的责任,对今后工作中的控制、监督以及任务完成后相关责任的承担提供了方便。除了明确目标之外,天津市政府办公厅还配合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力求通过强有力的行政规章来保证各项行政活动都导向组织的目标。而与这些行政规章同时发挥监督约束效力的还有按阶段向市长或分管副市长报告制度。这一制度旨在发挥行政指挥中心的作用,及时纠正执行阶段出现的偏差,保证行政管理活动朝着预定的方向稳步发展。同时,天津市政府办公厅还把作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的全过程。良好的作风可以使办公厅内部组织人员之间形成一种敬业、团结、务实、廉政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作风还可以为办公厅树立起一种良好的形象,从而使之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更加协调。这样一来,天津市政府办公厅便可以处理好各种内部与外部关系,协调好各种力量,以保证行政目标的实现。

  目标管理方法的第二大特点是重视对人的管理。天津市政府办公厅把“学理论、抓班子、带队伍”作为抓好目标管理的根本,使办公厅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干部队伍的水平提高了,便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在组织、岗位的目标要求,明确自身的职责,按照目标导向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同时,组织行政人员尽心学习,对他们进行培训还可以起到使他们各自的目标与办公厅系统目标相统一的作用,使组织目标在每位行政人员心中内在化,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要求,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北京市以中关村为龙头,全面带动电子政务建设

  材料正文

  1999年,国务院决定加快中关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要以海淀园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将中关村地区密集的智力资源转化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通过孵化创业和规模化生产经营,向全市和全国辐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同时要求,中关村科技园区应当按照体制创新和精干、高效、减少层次的原则,建立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有利于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有利于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智力密集优势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当时,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管理机构,整个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仅有45个人员编制,而管理对象则十分庞大,一个海淀园就直接面对着6000多家企业,而且每年都有上千家新增企业入园。显然,传统衙门式的政府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要求。这样,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电子政务工程试点项目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迅速启动。1998年,“中关村”网站正式建成。1999年,中关村创新资源网和企业协会助新网建成。2000年5月,“数字园区”工程启动。7月,“数字园区”一期开通。8月,“数字园区”二期启动。“数字园区”系统以网上办公系统为核心,包括创新资源网、OA/MIS系统、语言支持系统、三位地理信息查询系统和网络安全系统等。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数字园区”网上办公系统是园区管委会为提高对园区企业的管理与服务水平,简化、优化企业办事程序,以Internet为工作平台,将海淀园管委会所辖的12个直属职能部门5大类64项管理与服务项目转移到网上来实施,同时开放与企业管理相关的其他5个政府部门的接口,实现政府管理模式的网络化。

  通过网上办公系统,企业可以查询、了解办事的具体条件、办事程序、所需提交的表格、文件主管单位、地址、联系电话等;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表格和相应的文件模板进行填写;可以将填写准备好的表格文件直接从网上传给主管单位;可以在网上及时了解审批的状态和审批意见;可以根据主管单位的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后,再次网上提交;也可以在网上同时办理多项事务。

  据了解,2000年海淀区地税收入48.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73%,居北京市18个区县首位,这主要归功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高科技企业税收。同时,由于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的出台以及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2000年海淀园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入园高潮。一至三季度即新增企业1054家,且很快成为海淀园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许多跨国公司和中资企业将研发机构和研发中心转移到海淀园。一大批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的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带动了地税收入的大幅增长。

  这也坚定了北京市政府加快推行电子政务的决心。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123个机关单位在“首都之窗”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首都之窗”作为北京市级机关中心网站,已经成为市民了解政府部门的捷径。同时,市政府大多数委办局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实现了内部联网。

  按照北京市电子政务工作会议提出的北京市政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到2005年底,将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以政策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为此,市政府将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

  提出问题

  根据材料概述电子信息网络方法对于行政管理活动的意义。

  分析问题

  电子信息网络方法是指政府通过电子信息网络手段对行政工作进行管理的方法。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就是通过建立“中关村”网站以及“数字园区”系统来对园区进行管理的。

  写作范本

  通过管委会采用电子信息网络方法之后所取得的成效来看,这一方法对于行政管理活动具有两方面意义。

  首先,电子信息网络方法有利于行政机构的精简。在“数字园区”信息网络系统建成之后,包括企业审批在内的有关科技园的行政管理工作全部转移至网络平台之上。行政主体和行政客体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这样一来,以前部分中层管理人员的职能便被网络取代。这也就是只有区区45人编制的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能够对偌大的一个科技园区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电子信息网络方法可以改进政府公共管理,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通过建设电子信息网络平台,使各项政策信息的发布、各企业对于政策的反馈变得更加便利,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沟通水平。同时,电子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使得各项政务信息公开的原则得到了更好的贯彻,从而提高了政府的威信。

  本章结论

  行政方法对于行政组织来讲十分重要。在行政活动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直接决定着行政活动的效果。对于政府这样一个掌握国家命运的行政组织来说,其在履行职能时所采用的行政方法,对国家每一步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处在关键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讲更是如此。因此,对行政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章选编的材料即是其中一些较为典型的做法,为当前乃至今后我国行政方法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与启示。

  1.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目前,我国政府正致力于建设一个健全的法制化国家,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对规范国家各领域中的组织及个人的行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往出现的法律覆盖面不够全面、法律法规条文含糊不清、对组织和个人的约束力不够强等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必要对世界各国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细致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体系。

  2.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体制,使其更加符合我国的行政管理模式

  目标管理体制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并且有意识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统一。目标管理方法可以将目标细化,从而为明确组织、个人的职能责任创造条件。同时,由于目标管理重视对人的培养和管理,因此实施这一行政方法还可以提高组织成员的素质,并且通过对人员的培训,使其将组织目标内化,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但是必须注意,目标管理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更加强调目标的实现,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达到目标的过程。而作为政府组织来讲,它的职能是进行公共管理,面对的是广大公众。因此,如果只单纯强调目标管理中的“目标”概念,则会出现行政人员在工作中一味追求目标的实现,而忽视公众的情况,进而造成公众的不满。这一现象在行政目标与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如何使目标管理方法既能保证行政目标的实现,又能满足公众需求,是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

  3.加强电子信息网络建设

  电子信息网络方法的使用使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同时,各种网络信息系统设备的使用替代了以往中间的人员环节,使得各种行政管理工作更加快捷,有效地改善了过去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程序繁琐、人员办事拖拉的情况。除此之外,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使用使政策更加公开、透明,使以往政府信息的含糊、隐晦的状态在相当大程度上得到了改观。但是,与那些电子信息网络建设相对完备的国家相比,我国还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硬件上的差距。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目前网络普及率并不很高,因此,还不大可能做到大范围地使用网络技术来对国家进行管理。这一点,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会得到逐步改进。其次便是软件上的差距,即法律法规的差距。我国目前还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对政务公开进行规范。因此,尽管信息网络技术使得我们的政务公开情况相对以前有所好转,但是情况并不令人十分满意。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努力普及电子信息网络技术设备的同时,加强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进而将政府建设成为高效、公开、透明的政府。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文章录入:fly800    责任编辑:zlj3  
 版权声明
   如果本网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诚聘英才  站内导航  客服中心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4-2007 考试吧 (Exam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北京市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