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种生机勃发、激情飞扬的人生,一种天下为怀、担当奉献的精神。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大变革、大转型的伟大时代,年轻一代的青春,应该赋予什么样的内涵,展示什么样的风采,沉淀什么样的价值?
我们看到了“寻梦人生”:每一个青年,每一个梦想。他们不想重复父辈的经历,不甘接受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人生,从乡村到城市,从西部到沿海,从中国到世界,不断开拓多元发展的空间;我们看到了“创业精神”: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前所未有的经济自由中,他们自主地选择,创造,自主地把握发展的方式,实现人生的价值;更可宝贵的,我们还看到了“公益情怀”:越来越多的青年将投身公益事业作为人生成长必修的课程,将爱心、责任,投入于每一项平凡、细微的社会服务之中,让青春在公益中生成着、放射出金色的光芒。
公益是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歌声浑厚雄壮。公益是新青年的成才之路,道路条条宽广。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大学生支农调研”活动开展10多年来,全国的志愿者们脚踏泥土,倾注心血,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推动合作化进程。每个假期,全国数以千计的大学生饱含着点燃梦想的激情,到边疆,到乡村,在一所所简陋的教室里书写朴素无华的支教故事。还有无数的义工,自愿、无偿地以自己的时间、技能和资源,关怀困难群体,建设爱心社区,成为许多城市引领风尚的一座座精神地标。还有广州等地青年的公民行动,保护城市文化景观特色和畅通城市建设民意表达的“口罩男”“举牌哥”“拇指姑娘”,展示了新一代青年对公共事务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能力。他们用自己积极的行动和不懈的努力,生动地诠释着新时代青春的精神特质,塑造着新一代青年的崭新形象。
青年一代从公益中更深入地走进了大众生活。他们更多地执著前瞻取向,总是将目光憧憬着前方,把人生锁定在未来。他们更多地开拓世界视野,地球村的概念就是他们的生活界定,由此构建着人生镜像中的一幕幕宏大叙事。他们更多地彰显精英意识,一路走来,熏陶、期待的都是“望子成龙”的教育思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谆谆告诫。在社会层化、利益多元的时代,他们的心态是开放的,他们生活的经历却显得过于扁平甚至有些自闭。公益活动给他们敞开了一扇扇大门,从这里可以更便捷地沉到社会的深层,沉到平民的日常。在城市的边缘,在大山的深处,在辽阔的乡野,原来还有那样一种更生动、更真切的生活,原来还有那么一个更博大、更深厚的中国,令他们惊奇、惶惑和震撼。鲜活的中国国情不是书写在理论中,它是镌刻在大地上的。当你用脚步去丈量,用心灵去体验,才能真正地感悟它,把握它,拥有它。认知了中国国情,你也就能够更自觉地认知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