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是常态,所以风险对于企业是常态。没有发现风险或发现不了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讲风险,并不是只要安全,不要生产,没有生产效益的安全是无用的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感“底线思维”对于引领民航安全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安全是根、服务是魂。”安全是民航的根本,前段时间发生的马航事件再次警醒我们,对于民航企业来说,有安全不等于有一切,没有安全肯定就没有一切。东航作为旅客运输量排名世界前五的航空公司,每天要执行国内外1800多个航班、运送20多万旅客,这就等于每天要移动一座城市。可以说,安全压力非常大。
这种安全压力,要求我们“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很多人认为“安全是常态,不安全是偶然的”,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不安全是常态,所以风险对于企业是常态。没有发现风险或发现不了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我们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把工作放在最坏的基础上来设想”。
有人讲过,“安全上送人情,就是送人命”。树立“不安全才是常态”的观念,就要学会“无事生非”,这个“非”就是问题隐患,要预测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要去找,要去分析,时刻想到没有发生问题不等于没问题,今天没有发生不等于明天不会发生。就是要坚持“小题大做”,出了问题,不仅要从问题的本身找问题、就事论事,更要从系统上去找问题,从多方位去思考、从不同角度找漏洞。就要善于“追根溯源”,弄清楚为什么发生,搞明白问题的深层原因。最后就要做到“举一反三”,不断针对这种新的情况,去研究新的问题、采取新的措施,以避免在其他方面可能发生新的风险。
当然,我们讲“凡事从最坏处准备”,最终是为了“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我们讲风险,并不是只要安全,不要生产。没有生产效益的安全是无用的,如果消极地思考面对,那么飞机停在地面上是最安全的。所以,我们不能就安全谈安全,而应该看到,安全的价值在于安全本身的价值和它能够创造出的价值。如果有风险绕着走,不敢承担责任,不敢得罪人,风险肯定会无限扩大,更谈不上创造什么价值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辩证法,保证安全的时间越长,就能越长时间地保证安全。为什么这样讲?过去有人说,保证安全时间越长,就会离事故越近,说这是一个概率问题。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概率是存在的,当概率无限小的时候,就没有概率了。因为,保证飞行安全的时间越长,经验积累就越多、飞机设备改进就越先进、机场保障能力就越强,就越能长时间地保证飞行安全。
用“底线思维”实现安全发展,选人用人很关键。各级管理人员要大胆管理,严格要求,让员工在包括安全管理在内的各项工作中能够说实话、讲真话。管理人员不要听假话、听大话,只有听实话、听真话,才能知实情、办实事。用“好干部”的标准选人,以“三严三实”的作风干事,就能形成安全工作新的凝聚力,迎接安全工作的新挑战,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