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务件的逐步改善,我国的人均寿命显着提高。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也导致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当前,我国传统家庭结构已经发生变化,“421”家庭模式成为主流,使得家庭养老的负担加重.仅仅依靠家庭养老已是力不从心。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让“夕阳”更加幸福。
发挥好家庭的积极作用。家庭养老作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在解决养老问题上处于基础地位。随着社会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子女离开父母到外地谋生,独居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这一养老模式遇到极大困境。老年人通常希望同子女一起生活,子女在身边往往是老人们最大的精神慰藉。因此,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年轻人尊老敬老的意识,发挥好家庭在经济供养和情感慰藉方面的作用。
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改善。但面对人口老龄化,依然有相当多的人面临着“老无所养”的问题。目前,我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农村四个群体间的养老体系差异较大,农村养老保障程度低、覆盖面窄,广大农民基本依靠自我保障。这种状况不仅损害了社会公平,而且会激化社会矛盾。为此,政府要努力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保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实现养老保障制度的全覆盖。
加强各项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养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由于护理缺乏,公立养老院的门槛很高,而民办机构条件差、费用高,不能满足一般的养老需要。这种状况不改变,我国的养老问题就无法解决。因此,政府必须重视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为民办机构提供政策与财力支撑,提高其服务水平,以分流对公立养老院有需求的老人。同时,还要把社区养老作为传统家庭养老的延伸和重要补充,努力为居家老人提供优质养老服务,形成一种新型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
夕阳虽垂暮,景色亦醉人。高尔基曾说:“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可见,老年人群体即精神财富的密集载体。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和养老问题突出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必将成为现实。
关注"考试吧公务员"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公务员报名、真题答案、备考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