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2014年A类让考生以《“委屈”的背后》为题写篇文章,令很多考生茫然无措。材料讲述的是因为航班延误导致乘客、机场、航空公司各方委屈,体现的是在社会管理中如何增强法制意识、如何协调各方矛盾、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的深刻话题,高度契合了十八大报告中创新社会治理的方针。
其实,类似航班延误这样带来的矛盾激化的问题在改革中的中国比比皆是,如今的中国普遍呈现矛盾丛生的状况:师生矛盾、干群矛盾、穷富矛盾,城乡矛盾——职业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缺乏相应的体贴与同情,谩骂、讽刺、揶揄、抨击、以暴制暴、“破罐破摔”现象不绝于耳。
而种种矛盾中,又以医患矛盾最为突出。目前,有调查显示,将近七成的受访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紧张会影响自己的职业选择,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对医生这一职业产生过困惑,近三成医学生不想当医生。
医患关系该何去何从?种种类医患关系的社会矛盾该何去何从?下面这篇文章,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范文】
现如今,医患关系似乎陷入死局。在这个局中,没有人是局外人:患者未能康复甚至死亡;患者家属承受痛苦;医生备受指责,行医资格遭遇危机,打击行医自信心;医院名誉受损,承受经济损失,甚至惹上官司。
身处同一个局,医患之间应该如何相处?或者我们要问:医患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有人说是消费关系,也有人说是契约关系,还有人说是亲人关系。其实,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说得好:医生治病,就好像把病人一个一个背过河。这个比喻形象而深刻!
强者自渡,圣者渡人。医生治病,恰如圣者“渡人”。圣者“渡人”尚有一定的选择性,然而医生却不容犹豫,不容选择。一旦接收了病人,二人就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能否实现共赢不仅取决于医生的医术,取决于其职业道德,更取决于患者的配合程度。
患者或患者家属在确定医疗行为时,往往面临两种极端选择:一种是完全交给医生,但却容易在治疗失败后将全部责任推给医生,这往往也导致了医生在行医时“隔岸观火”,处事不决断以逃避责任。当然也会出现过度医疗、收取红包等不良医疗行为;另一种是对医生完全不信任,认识不到疾病的危害性和紧迫性。
患者不配合,医生就心有余悸。背人过河难免“月黑风高”、“河水湍急”、“暗礁密布”,医术再高明也难免“深一脚浅一脚”,医学的风险性时时处处都存在。因为人体千差万别,即便同样的疾病、同样的治疗方法,结果也未必一样。
这就如同坐飞机。飞行员和乘客也同处一个“局”,利益完全一致,谁都不想出事,谁都不想延误。包括空姐、包括机场、包括民航。然而遇到恶劣天气,航空管制,飞机出现延迟、返航、迫降、停运,也是正常的事情,如果乘客一味指责飞行员等主体,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愈演愈烈!
这也如同接受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父母的夙愿。然而,和医生一样,教师也是世界上最难也最伟大的职业。因为前者是背人过河,后者是背人登山。前者追求健康和长命百岁,后者追求成才,然而这两者都是有着巨大的风险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如果我们的父母多些理性,多些将心比心,就不会出现种种师生对立等矛盾了!
医患矛盾等迷局的产生,或许有太多的原因,破解方法也绝非指望一剂猛药,让众神归位,该政府行动的,决不能逃避问题;该民众行动的,也不能躲避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讲,民众的作用丝毫也不小于政府。
医学不是一门纯科学,医学的成功也不仅指医学这一科学,而是跟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只有全社会尤其是民众都切实积极行动起来,才能优化医疗环境,实现多方共赢!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最新资讯、职位表、真题答案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