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点击查看: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汇总
科研创新应瞄准国家需求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我国的大学储备了庞大的人才队伍,挖好这座富矿,对推动我国的自主创新意义重大。
大学是科技人才重镇,是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2017年6月“复兴号”研制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全面系统掌握高铁核心技术。“复兴号”的研发,凝聚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心血,西南交通大学多个科研团队也深度参与其中,学校首席教授张卫华担任了总体组专家,参与了转向架的研发,以及转向架设计、技术等评审工作。对大学而言,参与这一类重大项目的科研攻关是重要使命,也是发展机遇。保障与提高国家公共科技供给,是所有科研机构应当重视的责任,大学科研应瞄准国家需求,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服务。
激发大学的人才优势,需要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为科技创新扫清障碍。“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西南交通大学坚持以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为创新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建立了以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字号科技创新平台,为我国高铁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把制度创新与科学技术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探索出一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新路径——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让职务发明人拥有科技成果“所有权”,充分保障和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大学的科技创新,归根结底要夯实学科基础,并根据世界科学发展态势,优化自身科技布局。因为,学科是大学教育与研究依托的基础单元,建设一流学科就是对我国大学专业性的最高要求。西南交通大学曾因深耕于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被誉为“铁路工程师的摇篮”;如今,借国家轨道交通技术进步和“双一流”建设的东风,正在进一步拓深、拓宽学科发展,在轨道交通领域争创世界一流,随时准备为国家发展再立新功。
无论在什么发展阶段,科技创新的落脚点,都应该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助于提高国家某一尖端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是否有助于活跃经济市场,是否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助于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些是衡量科技创新价值的根本。在科技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协作的今天,大学只有深度参与国家创新战略,才有机会占领科技创新高地,把自身的创新潜力激发出来,变成社会进步的阶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