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点击查看: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汇总
精准扶贫 要“输血”更要“造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逾7万人摘掉了贫困帽子。与过去相比,贫困面大幅缩小了,但当前要面对的是那些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精准扶贫就是解决问题的良方,要将精确扶贫进行到底。
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但长期以来,传统的以地理区域为扶贫目标的扶贫方法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致贫原因不明、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导致“年年贫困年年扶,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尴尬。有些地方拿着国家大笔扶贫资金,在贫困县修建“长安街”,到贫困乡镇盖起“白宫”“天安门”,美其名曰新农村建设。部分贫困地区把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视作予取予夺的“唐僧肉”,扶贫资金被层层克扣挪用、扶贫对象弄虚造假等问题,不仅脱贫难上加难,而且颠覆了扶贫的本意。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扶贫工作也面临着“一城一地”,甚至“一城一地”也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复杂现实。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才能找到避免“水土不服”、适应当地实际的扶贫“土方子”“金点子”。
扶贫要从“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贫到“滴灌式”的精准扶贫转变,避免以往扶贫活动中出现的“投入偏离”现象,才能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要以“精准识别”为基础,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基本情况;要以“精准施策”为前提,科学有效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要以“精准输血”为核心,确保贫困地区均衡协调发展;要以“精准管理”为关键,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质量和水平;要以“精准考核”为保障,确保扶贫开发高效务实推进。
扶贫攻坚,任重道远;造福百姓,时不我待。改善民生和扶贫攻坚是同步小康需须完成的硬任务。让我们以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齐心协力打好攻坚战,众志成城啃下“硬骨头”,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把扶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共同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让贫困户享受到更多的阳光雨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