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点击查看: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汇总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发展的动力,是克难的法宝。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对于环保工作亦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维度出发,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这就是对环保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深化环境保护创新,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成为必然趋势。
创新环保工作,观念要转变。一直以来,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的说法甚嚣尘上。从表面上看,这些说法不无道理。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都遭遇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不论是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还是日本水俣病事件,教训都是惨痛的。但是,这并非是经济发展必须牺牲环境的理由。相反,正是因为有了上述各种触目惊心的环境事件,我们更应该转变理念,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近些年,这样的创新理念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共享单车就是典型的代表。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绿色出行梦”无限接近。面对此景,谁还能坚持“经济环保矛盾论”呢?
创新环保工作,技术需进步。经济增长离不开技术创新,环境的改善更有赖于技术的进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环境质量改善的过程中随处可见技术创新的身影。曾经遭受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洛杉矶,炼油设施的改进和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发明很好地治理了汽车尾气,进而实现了大气质量的持续改善。青岛焰火晚会中使用微烟无硫技术,燃放的烟花不仅大大降低了烟雾,而且燃放后的纸张可以直接降解,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减少污染,为大自然减负,科技突破为我们展示了更广阔的进步空间。因此,各级各类科研院所、企业工厂和社会组织都应该明确技术发展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积极研发,创造出更多“环境友好型”技术。
创新环保工作,制度须健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这就要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响应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各地均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陕西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浙江天台的“十米河长”制度,广东汕头的环保警察制度都是有益探索。未来,制度创新的不断推进,制度在环保工作中的约束作用、引导作用将不断增强,制度作用的发挥即将成为环保工作的新常态。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时不我待,只有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久久为功,善始善终,方能推动环保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