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扶志促扶贫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识,不仅是生态、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认识,也具有更加急迫的现实意义,这便是带领世界人民走向富足小康之路。在10月17日第25个“消除贫困日”,各国代表纷纷肯定了我国20年来在扶贫开发中创造的奇迹,给予了致力于扶贫开发的各国引导与鼓励。中国扶贫开发成就举世瞩目,全方面关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文化建设等多方面。贫困地区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解决了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进步,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敢于正面迎击贫困的勇气。
成绩不容忽视,问题依然严峻。贫困仍旧存在,贫困周而复始。一方面源于我国自然环境,加之历史因素的存留等,中西部地区贫困再生率当前仍高居不下,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贫困地区长期接受政府“输血”式扶贫救助,形成惰性心理,脱贫愿景渐淡,时至今日,面对贫困志气难提。鉴于此,精准扶贫工作要想深入落实拔出“穷根”,还需多方协同发力,扶脱贫在志气。
扶志需依托教育扶贫。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培育人才,而是开启民智与民志,尤其在偏远山区,贫困群体对于精准扶贫工作理解的不到位,以及自身综合素质较低等多种因素,造成百姓对待扶贫工作难有正确认识;另一方面,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许多农村家庭面临子女高中、大学学习阶段“高昂”的学费,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不在少数。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对于脱贫工作亦是如此。因此,首先针对贫困地区应不遗余力扩大宣传教育态势,普及脱贫工作方法,向广大百姓介绍脱贫方案,实地参观学习,深入每家每户进行开导、引导,改变原有落后观念;其次,中央地方财政划拨专项资金,成立贫困学生救助委员会,为贫困求学子弟提供无息贷款帮助,延长还款期限,防止“读书无用论”的传播。要想稳定彻底脱贫教育扶贫是重要推手。
扶志需紧靠产业扶贫。早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华东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同样相对滞后,但是转眼间“长三角”“珠三角”已是我国经济甚至是世界经济的增速点,回首过去不难发现,让百姓富起来还是要依托产业资源,打造实业解决就业,推动经济改革。随着“一带一路”计划,一系列产业分层及转移工作正紧张有序的进行。康美药业是一家大型中药上市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在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先后与中药材多个产地签订战略合作,农民提供土地与劳动力,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加工、销售,不但保障了农民的收入,缓解农民原有的销售压力,同时企业自身也能更好地加大研发,挖掘药材价值,减轻资产负担。用实际行动让百姓有勇气迎击贫困。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脱贫开发工作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把工作做实,定期开展“回头看”工作,准确识别贫困群体,不要漏掉任何一人。在发展产业体系上求实,在落实教育扶贫中求效。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样以来才能为扶志扶贫工作打下基础,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成就全面小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