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年轻人自以为有“自知之明”,其实恰恰可能是“不明”,更有可能是因为格局和视野不够而导致的“自我设限”
前几天,与表弟的一次聊天让人颇为感慨。表弟大学期间学习优异,很有创业天赋,毕业后其实很想创业,却一直患得患失,最后还是在老家找了一份收入不高,但“没啥压力”的工作。看得出他心有不甘,但他的一句感叹触动了我:“人得有自知之明嘛,真要去创业怕是自己能力应付不来,难以养活自己!”
我能理解他选择中的现实计算,但对他年纪轻轻就如此有“自知之明”,仍不免有些诧异。分析这份“自知之明”,可能是基于自身内在能力和外部客观条件的认知,而害怕遭遇挫折失败;也可能是日子过得可以,身心处于“舒适区域”,不想再劳心吃苦,迎接新挑战。
自知者明,本是指对自身有清醒的认知。让人忧虑的是,一些年轻人自以为有“自知之明”,其实恰恰可能是“不明”,更有可能是因为格局和视野不够而导致的“自我设限”。这会让自己丧失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在人生高度上装了一块限高的“天花板”,在人生道路上设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人们常说年轻是最大的资本,是就其代表的无限可能而言的。如果“自知之明”让你理性分析处境而不失奋斗之心,便是真的“明”。而倘若它让你丧失奋勇争先、砥砺前行的动力,丧失追逐新知识、探索新领域的热情,丧失面对挑战、攻坚克难的勇气,那这“自知之明”便很可能是怯懦的说辞。如果接受它,最终可能让自己年轻的身心“佝偻”于自我设定的条条框框内,日子虽可能暂时安稳,却永远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最近,某知名大学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其中一个重要的结论是:“自我设限”是制约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年轻人该如何破除这不必要的“自知之明”,真正找到自己的光明之路呢?
首先还是要用好学习这个“利器”。年轻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期,有为的年轻人正是用学习来提升新能力,再用增强的新能力来冲破已有的限制、探求新的边界、延伸新的领域,进而拓展自己人生的深度和广度,并在这样的正循环中,不断成长、成熟,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除了学习,还要磨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挫折和失败是成长路上的必修课,因为挫折打击而萎靡不振,或因畏惧失败而躲在“舒适区”,那么挫折就是失败的代名词。只有勇于面对挫折,理性选择办法,敢于突破自我,挫折才可能成为值得回忆的风景和人生的宝贵财富。
第三,年轻人应该保护好自己追求新奇、新知的热情和兴趣。这些是成长路上的“发动机”,会为其冲破“条条框框”、探寻新“地盘”提供不竭的源动力,也是清除和突破“自我设限”的重要源泉。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当别人奉上一句“要有自知之明”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消沉气馁,而是应该坚持自己的初心,同时理性分析形势,努力提升自己,不怕吃苦受挫,用行动和实绩证明自己,给自己一个充实无悔的青春回忆。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08日 05 版)
信息来源: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0908/c1003-31342154.html
原作者:刘鑫焱
原标题:人民日报创见:莫用“自知之明”自我设限
相关链接:
相关推荐:
公务员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 公务员考试经验 | 面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