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吃螃蟹的还是顺德。2011年8月,顺德成为广东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的试点,提出“大部制、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路径。政府在放权的同时,也在培育社会组织和法定机构。
从大部制改革走向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在改革起草者看来,既是避免旧体制复归的必然路径选择,又为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有些部门整合之前,本身的审批权限比如只有10项,清理阻力就大,但几个部门合并后,加起来可能有100项审批,清理掉几十项是可以接受的。”刘光大说。
2012年广东将进一步推广顺德经验,扩大大部制试点范围,2013年将在全省推广大部制。眼下,广东省要求,今年年底前完成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市一级要在明年一季度、县一级要在明年上半年基本完成本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为了防止审批像割韭菜割而复生,审批事项的转移、监管办法正在制定中。外界的另一疑问是,审批没了,官员们是否没活可干了?刘光大说,过去以审代管,审批完好像就完事了。“谁审批、谁监管变成一句空话。”
广东正在从“重审批轻监管”,向“宽准入严监管”转变。刘光大说,“到时候,会把节余出的大批坐在办公室搞审批的人员,安排到大街、商店、河边和工厂去,现场巡逻勘察、调研取证、执法监管,你说会比过去更忙了,还是更闲了?”
材料9:
2012年9月14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推出的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对外发布。蓝皮书中引用了2010年9月北京大学、耶鲁大学等多家机构的《中国行政透明度观察报告·2009年度》报告。
在30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只有12个单位及格,及格率仅为40%。北京、天津、广东的行政透明度位列前三,得分分别是76.5分、75.5分和74分。在43个受测评的国务院下设机构,仅有银监会、商务部勉强达到60分及格线。位居倒数第一、第二的监察部和铁道部得分仅为12分和24分。
蓝皮书专家组分析称随着个人网站、博客、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信息源头更多更广。近年来,网上曝光的事件呈现出“没有处理结果就决不罢手”的态势。网上舆论已经形成一个有现实影响力的虚拟“压力集团”,对当事人特别是负有管理责任的公权力形成压力。
蓝皮书认为,一些部门没有信息公开的概念,极端轻视公众的判断力,极大地损害了政府公信力,相关部门应通过信息公开,增强行政透明度,打消公众的疑虑。
日前,云南省昆明市侨务工作“双百计划”帮扶困难归侨侨眷听证会顺利召开。
会上,昆明市外侨办副主任张晓明作为听证会决策发言人在会上介绍了“双百计划”的有关内容、依据及背景情况,并就听证代表的质询和提问给予解答。张晓明在总结发言时称,尽管参会的代表来自不同的岗位,但对困难归侨侨眷的帮扶让他非常感动,接下来相关部门会进一步完善《实施细则》的相关内容,并将各位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并细化到工作流程和内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