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试题 |
第 4 页:参考答案 |
给定资料
1.近几年,解决流动人口子女读书问题已经成为北京市教委的重头工作。自从2004年出台“外来农村务工人员子女在北京上学可以免交借读费”的政策以来,外来人口子女数量从28万猛增到38万。而在2000年,这一数字仅为8万。现在,因为西部一些地区出台义务教育减免政策,一些学生回流,但北京市外来人口子女数量仍然接近37万,超过了全市学生总数的1/4。“已经出现为孩子上学而进京打工的现象,有的外来务工人员带着四五个孩子来北京,就为解决教育问题,甚至出现了专门的‘学生进京中介’。”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在介绍北京流动儿童状况时指出,并对这_现象表示担心。
截至目前,北京现有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43.37万人,70%以上在公办中小学就读,是2001年公办学校接收人数(7.5万人)的三倍。尽管这几年公办学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但在未经批准的自办学校上学的外来学生人数仍在不断增加。截至2011年8月,朝阳、海淀、大兴、昌平等9个区共有两百多所未经批准的自办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外来学生近10万人。
根据调查,在这两百多所未获批准的学校中,有132所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直接威胁着4.2万名学生的生命安全。除了硬件不达标外,软件问题也很严重,这些学校几乎全都不具备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如:无校长上岗证,教师没有教师资格,办学场地狭小,多数学校从未做过课间操,不具备最基本的教学设施、设备。多数学校未按国家规定的课程开课,且没有课程计划、教学方案,教育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已经出现了教育的二元结构现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教育怪圈’”。在公办学校上学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而部分外来人员子女在不合格的教育环境下可能成为“边缘群体”。专家表示,“北京应该科学测算外来人口承载能力,解决流动儿童就学问题首先要解决‘存量’,同时要控制‘增量’,避免出现‘边缘群体’”。
2.2011年北京市教委采取“分流一批、规范一批”的方法,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且又无法改造的自办学校予以取缔,并对各相关区公办学校进行维修和增建,确保能够接收分流学生。在此次综合治理过程中,北京关停24所打工子弟学校,对于涉及的1.4万余名学生,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介绍,在拆迁打工子弟学校过程中,北京市要求各区县坚持“三先三后”原则:先拆民居,后拆学校;先有学生分流工作方案,后组织实施;先分流安置好学生,后才允许拆校舍。据悉,海淀区共有4所拆迁学校,涉及分流3200余名学生。目前,4所学校分流结果确定,新希望小学、红星小学学生被分流到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北校区;绿园小学学生被分流到肖家河树村分校;苗苗小学学生被分流到中坞小学、陶行知小学和六郎庄小学。海淀区政府承诺专项投入900余万元,用于校舍修缮、改造,搭建临时教室,配备课桌椅,增加师资配备144名。朝阳关闭9所学校。除符合借读条件的400多名学生入读免费公办学校外,其余分流学生入读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每生学费仅350元,远低于原学校千元左右的收费,差价由政府财政补贴。朝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星河双语学校、安民学校和博雅学校已接受朝阳区委托,在东八间房、姚家园等8个校区开设分校接收分流学生。
3.没有北京户籍成了张女士的心头之痛,尤其是当女儿的高考迫近时,每一则关于高考的新闻都让她紧张。前几年,异地高考的呼声一度让她乐观过,但现在看,她女儿是很难赶上这班车了。在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出的高考报名通知中,报名条件中的“具有本市正式户口”依然在列。王先生和张女士同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两人的子女是北京市西城区某中学高二年级的同班同学。但两家所面临的境遇却全然不同。王先生是博士,2000年作为引进人才获得了北京市户籍,他的儿子晨晨也因此上了北京户口,从浙江宁波老家转来北京上学。张女士是江苏人,夫妇俩都没有北京户口,女儿丽丽的户口所在地仍是江苏,丽丽从小学5年级开始在北京就读。
虽然在这之前,北京市已经放宽了政策,允许外地户籍的小学生继续升入北京的初中获得义务教育,但是丽丽在北京上初中还得给学校缴纳两万元的借读费。在张女士看来,“为了孩子,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现在,她不得不面对丽丽要回江苏参加高考的困境。在北京,跟张女士一家境遇类似的人群非常庞大。
4.小赵,28岁,河北张家口人,宣化师范学校毕业。毕业后,他来到北京一家私立学校当老师,一年之后,他自己在北京开立了自己的第一所打工子弟学校——菜篮子小学,这所学校的生源是外地来京的菜农的孩子们。此后,他历经几次取缔风波,辗转于北京海淀、丰台、房山和朝阳等区,断断续续开了4次打工子弟学校,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办学到2007年,光取缔通知书就收到过十多张,学校时间办得最长的也就是一年半,辗转于北京海淀、丰台、房山、朝阳四个区,哪个区风声紧就赶紧“扯呼”,哪个区风声松了又“胡汉三”回来了,可谓颠沛流离。因为披着非法的外衣,不受法律保护,其中还历经租房被拒等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