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试题 |
第 4 页:参考答案 |
另一件是一个叫王迈的14岁聋哑女孩,上学途中被拐骗,在翠微大厦偷包当场被抓。因为她是未成年人,被送到救助站。“聋哑孩子本来就倔强,她不愿待在救助站里,晚上一直哭喊,还用头撞墙,闹得整个屋子的孩子都不能休息。折腾一个星期,有一天上厕所时她翻墙跑了,后来又被巡警送了回来。”为了能弄清这个孩子的家庭住址,救助站专门从北京聋哑协会请人与小女孩交流,但也没打听出孩子的家庭住址。她只知道爸爸的名字,住在渠县。但不知道自己是哪个省的。救助站根据这条线索在全国找渠县,最后找到四川渠县的公安机关,排查了几个同名同姓的人后,才找到女孩的父亲。
流浪儿童被救助后,对他们应进行怎样的教育?北京市救助管理事务中心李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未成年人的救助尚属于新的工作领域,一切规律性的工作都正在摸索中,目前,他们对受助的儿童主要进行心理矫正,同时尽可能使其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
9.苏州市救助管理站朱站长说,由于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异、父母被判刑,或是隔代教养等原因,不少流浪儿童从小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缺少关爱,性格悲观冷漠、孤僻。在接受救助后,有的不愿重返家庭,有的则经常哭闹或损坏公共物品,这耗费了工作人员很多的精力,给开展新的救助工作增加了难度。朱站长指出,多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要依照《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相关《实施细则》给流浪未成年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如住所、食物、医疗等,以生活救助、物质救助为主。
他强调,救助保护中心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的非正规教育,往往忽视未成年人年龄的阶段性特征,极大地限制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流浪未成年人群体的认知结构、辨认能力和生活经历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课程,开展针对性教育。
朱站长还说,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是新设立的机构,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管理可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工作理念与具体实践不同于收容遣送时期,但一些老员工思想停留于收容遣送时期,仍按原有工作方式行事,缺乏对救助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与钻研,对流浪未成年人尤其是痴、呆、傻未成年人有厌恶、嫌弃情绪。在部分地区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与岗位职责匹配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学专业、法律专业、心理专业、网络信息专业等人才资源不足。救助保护中心的长效学习机制和科学的岗位考核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10.2011年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的重要讲话。他说,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社会管理理念。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在总结我国社会管理经验、借鉴国外有益成果的基础上,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三、作答要求
(一)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微博打拐”活动的积极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20分)
要求:表达准确,简洁明了,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二)针对给定资料8、9所反映的问题,请你就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如何更好地开展救助保护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30分)
要求:问题定位准确,措施具体可行;不超过500字。
(三)结合给定材料,以“保护救助流浪儿童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这一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深入,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卷面整洁,书写工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800~1000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