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给定材料 |
第 5 页:参考解析 |
【材料8】
旧州古城,有史可考已达2500余年,在春秋战国时为“且兰”国古都。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金盆、银碗、玉带、圣水”之美誉。2007年,旧州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小城镇发展空间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旧州一直将旅游业作为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然而伴随城镇化发展的向前推进,基础设施落后等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也愈发凸显,首当其冲的便是交通。
“以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把加快改善交通环境作为基础性工作。”贵州黄平县委书记吴克这样说。
已建成的环城路,投资1.4亿元的旧州主干道和投资6000万元的新城区10号路建设,保证了镇区主体街道的交通畅通;余凯高速将在旧州开设匝道,将其纳入高速公路网络;快速通道将县城与旧州连接,拉出了“一城两区”的城市新格局。
古镇街巷目前历史格局保存完好,在仅1.4平方公里的城区内,就有“九宫、八庙、三庵、四堂”,西上街民居古建筑群、文昌宫、朱氏民宅等1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项国家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文物和遗产承载着IH#1古镇悠悠历史文化。如何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做强做精旅游品牌?该县决策层将发展目标定位为5A级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立足长远提升品位,彰显厚重文化底蕴。
为此,黄平县采取多项措施,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整治改善历史环境景观,满足居民现代生活的需求,提高古镇的整体品质。投资200余万元先后编制了《旧州古镇总体规划》、《旧州古镇保护规划》等,并按照规划规范了居民的住房改造。
“这些房子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做梦也没想到政府还来给我们维修。”西上街的谭碧荣老人高兴地说。为保护古镇风貌,挖掘古镇文化,黄平县申请世行贷款3100万元对旧州古镇进行大修。
2013年12月,天主教堂、仁寿宫已修缮完毕;西上街65栋古民居修缮完成75%:朱氏民宅、达源发民居、郭沫若生母故居、古城门洞等建筑正在修缮。马靛街、福众街、西上街签订了棚户区改造904户协议书,175栋棚户区改造完成93%的工程量。
【材料9】
21世纪是中国城市化的世纪,也是大量农民工市民化的时代。如何适应宏大的城市化运动,提升全体居民包括农民工的幸福感,对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加城市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通过对3000名农民工抽样调查发现,经济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21个二级因素中,工资收入居于第三位。
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高强度工作日渐凸显的境遇下,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渴望参加职业培训、掌握一门甚至更多职业技能。据对100名农民工统计分析,36%的农民工希望参加提升工作技能培训,30%的农民工希望参加经营管理类培训,还分别有11%、9%、3%农民工希望参加计算机、外语交流、心理调适类培训。
在调查中,已婚对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数的影响为正,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已婚农民工的生活质量高出0.5%。从家庭关系上看,家人关系这一农民工幸福感分类指标得分3.75,与农民工幸福感其他指标得分相比,家人关系得分最高,这说明农民工幸福感最高、最为满意的是与家人的关系,家庭关系的和睦融洽是他们幸福生活最主要的源泉。
【材料10】
百色市右江区龙川镇竹凤村的村民万师傅,刚到南宁打工没几天就遇到了堵心的事:在锯木材时,不幸被电锯锯断手指。在他痛苦的时候,工会帮扶中心伸出援手,联合法律援助中心深人企业现场。展开面对面调解。最终说服企业方同意支付相关补偿两万多元。
“有困难找工会.维权依靠工会”,已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认可和接受。
从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到开展农民工技术技能培训,从法律援助站、公益律师团的全覆盖到职工服务中心的建立。各级工会以“培训到一线、服务到一线、维权到一线”为方向探索建立服务农民工长效机制,在基层社区为离乡农民工搭建一个城市里的“家”。
2003年,南宁市江南区开办广西第一所农民工流动夜校,如今已整整10年。目前各种类型的流动夜校在南宁市内已超过20所。“哪里有农民工,就到哪里上课”,具体授课时间由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由专业老师向农民工免费讲授安全生产技术、行业技术、公民道德教育及劳动法等知识.这样灵活的学习方式、有的放矢的教学内容让农民工感觉“很受用”。
城镇化不仅是户籍的转变,也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对此,三叉社区书记沈明刚感受深刻,他说,村民进城后,虽然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还是多少带到了城里,显得和城市生活很不和谐。“有人在自家楼前私搭乱建,还有人用公共绿地养鸡种菜,公共区域卫生就更别说了。”为帮助被征地农民跟城市居民“对表”,三叉社区设计了多项评比:比哪个楼道最文明,比哪个楼道最卫生,比厚养薄葬,比优生优育……哪个楼的居民表现好,就能获得现金、旅游等奖励,同时积极引导组织他们在社区图书室多多学习。通过这些措施,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材料11】
201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邀请两院院士及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他们进行座谈。朱高峰院士提出要处理好城镇化和产业、就业的关系,李克强接过话头说,兴城首先要兴业,有产业支撑才能有就业,特别是要发挥好服务业这一最大就业容纳器的作用。如何做到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新四化融合发展,实现产城相融、互促共进,是我们需要解决好的一大课题。刘彦随研究员向总理反映,对土地流失、农村空心化等“乡村病”,应高度重视。李克强说,新型城镇化要突出统筹城乡,根本前提是要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这样才能使城镇化成果真正惠及农民,这根弦一定要绷紧。
座谈中,不少院士认为,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确实存在质量不高、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尤其是城镇化率虚高,1亿多农民工进城后享受不到同等公共服务,只能算是“半城镇化”。李克强表示,对于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
关注"考试吧公务员"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公务员报名、真题答案、备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