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长按二维码 |
扫描/长按二维码 |
练习题
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功成不必在我体现了公务员群体的一种大境界,请你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这副楹联,原是近30年前一位书法家为一位领导干部而作,今天则成为不少领导干部自勉的名句。名声也好,政声也罢,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但人民会在心中为他们立碑,青史会为他们留名。不戚戚于任上就干出惊天政绩,不耿耿于任上就有显赫声名,只问自己在任上为百姓做过什么,为后代留下什么,甘于“自己栽树,让后人乘凉”,而“功成不必在我”。这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政绩观。
【开头从名言入手,分析并得出结论,功成不必在我体现了务实的政绩观。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一个地区的发展,有其内在的接续性,为官一任,就要充分尊重过往的历史。如果新官上任总想着“新打锣鼓另开张”,对原有的发展理念不研究不理解不消化,就会忽视地区继往开来的发展规律,这不仅会淡化一个地区经过多年发展铸就的宝贵原色,也很难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
干事业就是这样,大至一国,小至一地,哪怕只想做成一件事,完成一个项目,往往都不是一人、一任所能干成的,都需要许多任乃至几代人的持续接力。这是事业的发展规律,不因个人的意志而转移。尤其是那些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打下的基础越牢固,福泽就会越久远。今天,见兰考泡桐,人们想起焦裕禄;到大亮山林场,想起杨善洲;闻寿光蔬菜,想起王伯祥。这十几甚至几十年前的事,虽然时代变化迅疾,人们却依然没有忘记。
【分析部分,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为什么要有工程不必在我的境界,楼引用广为熟知的三个事例排比分析,说服力比较强。】
“功成不必在我”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工作理念与干事要求。把这个源头理清了,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了,才会少些“今天上山、明天下河”的胡折腾,少些三五年改天换地的空豪迈,少些花拳绣腿的表面文章,而把眼光放于长远处,将心思用到打基础上,把精力贯注在实干中。
【从工作理念角度提出要把精力用在打基础和实干上。呼应了开头的观点。】
我们走过的道路,和前人的努力分不开;我们坚持的道路,则必须和人民的核心利益及长远期待相伴而行。功成之前,有无数前辈奠定了坚实之基;名就之际,不可抹杀诸多前任增续的砖瓦。“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换来永不停歇的“东流去”,才是最令人欣然之事。
【结尾比较豪迈,体现了大干一场的豪情。比较有说服力,容易产生共鸣。】
部分来源:
人民日报:《坚守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
人民日报:《功成不必在我》 作者 陈家兴
相关推荐:
2018公务员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指导 | 经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