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以地标建设为代表的城市景观化,是中国过去30年城市化的主旋律。当大拆大建的热潮过后,看着眼前林林总总的所谓地标景观性建筑,我们才大梦初醒,它们只是满足了我们的视觉体验和虚荣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本质关联。而被大规模改变甚至消灭的城市微空间,才是我们长期生活与工作的地方。在社会一波又一波的争论声浪中,我们不得不调整关注的视野,聚焦城市微空间的死与生。
简·雅各布的名著《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其核心就是哀悼文化多元性的消失。虽然,我们今天再读这部名著,并不认同作者的全部观点。但作者在数十年前,呼吁在纽约大规模改建进程中应重视和保护城市多元的居住和生活方式的声音,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因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才是构成城市的基本价值,也是城市的魅力所在。而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潜伏在丰富多元的居住和生活方式之中。在数百年的城市建构过程中,最具形式感和实用性的城市建筑,就成为城市微空间的基本载体。它不但承载着深厚的经济和文化价值,而且也是人类生命更替和情感凝聚的基础。
对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而言,除了一时的景观式观感满足之外,更需要的是那些与身体保持亲密接触的、深居其中的城市微空间。这些安置身体的微空间,应该是有人情味和烟火气,将体温和室温适度混合,进一步生产出情绪和能量的生活和工作场所。微空间才是与人长期厮磨的地方。
城市微空间的保护更新,将是未来城市化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提升思维高度,更新保护开发的基础概念,着力保护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触点,因为保有精神内涵的物质细节会让我们重温过去的岁月。我们并不拒绝城市化,也欢迎新旧更替的城市变迁,但在城市微空间改造更新中,应该多一点历史的温情和人性的温暖,否则,乡愁就是一条回不去的路。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中提到“在城市微空间改造更新中,应该多一点历史的温情和人性的温暖,否则,乡愁就是一条回不去的路”。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角度新颖,观点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微改造守望“乡愁” 老街区再焕生机
缠绕不清的管线、乱停乱放的车辆、随意堆放的垃圾,这些场景在老旧小区随处可见。昔日的新建筑,随着岁月流逝日渐陈旧,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落伍,而老城居民的需求却日益增长。城市需要改造调整,让老街区焕发生机。
一面是对传统建筑的眷恋,一面是对创新发展的渴望,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微空间的改造一直面临这种矛盾。不同于“推倒重来”的全面改造,对于城市老旧小区的微改造以“针灸”治已病,通过局部修改、实施功能置换的方法,照顾历史的温情和人性的温暖,最大限度地保留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让“乡愁”有所凭依。
怀揣历史的温情才能沿袭文化底蕴。屋檐陈旧的雕梁画栋记录着百年的风霜,街角伫立的牌楼石碑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城市学家芒福德曾经说过,城市是文化的容器。这些承载着历史文化底蕴的老街老巷,见证了城市的荣辱兴衰,是城市独特的文化印记。然而,在过去几十年的大拆大建中,大量老街老巷被肆意破坏,甚至推倒重来。广州民国建筑金陵台和妙高台被强拆,山东临朐明朝建筑三官庙财神殿和陈氏故居被强拆,北京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强拆,在城市改造的进程中,一系列历史建筑被强拆表面上是建筑物本身的更新换代,实际上却暴露了城市管理者对历史文化的忽视。让城市更宜居是城市改造的目的,生而为人,对过往的缅怀常常是我们的精神寄托。微改造也当呵护这一份温情,避免走入“悔之晚矣,造假古董”的悲哀窘境。
照拂人性的温暖才能持续开创未来。城市微空间是市民长期生活与工作的地方,当微改造一味注重“贴皮”而不具实用性,它就不能称为成功。正如雍和宫大街改造,负责项目的工作人员着眼于文化设计层面,而居民关注的却是停车位、早餐铺子一类生活化问题。城市微改造,应将居民需求摆在优先地位。除了要考虑居民吃住的基本需求,还要将公共空间的舒适度纳入考量范畴。改造后的广州德欣小区休闲广场、健身设施兼备,让“老广州”们真切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既做好了表面功夫——更新社区物理空间、街容街貌,又夯实了内在机理——提升街区生活品质,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城市微改造才能让居民住得舒心,才能拥有持续开创微空间未来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只有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才能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城市的管理者应依靠微改造于细微处留存历史温情和人性温暖,让居民生活发生质的改变,让古老的街区焕发新活力。
相关推荐:
公务员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 公务员考试经验 | 面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