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缤纷校园 英语学习 | ||
2010考研 | 2010高考 | 2010中考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专升本 | 法律硕士 | MBA/MPA | 中科院 | ||
四六级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职称日语 | 职称英语 | 博思 | 口译笔译 | GRE GMAT | 日语 | 托福 | ||
雅思 | 专四专八 | 新概念 | 自考英语 | 零起点英、法、德、日、韩语 | 在职申硕英语 | ||
在职攻硕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 ||
等级考试 | 水平考试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 ||
公务员 | 报关员 | 报检员 | 外销员 | 司法考试 | 导游考试 | 教师资格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 ||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管理咨询师 | ||
期货从业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
会计职称 | 注会CPA | 经济师 | 统计师 | 注册税务师 | 评估师 | 精算师 | 高会 | ACCA | 审计师 | ||
法律顾问 | 会计证 |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师 | 监理师 | 安全师 | 咨询师 | 结构师 | 建筑师 | 安全评价师 | ||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设备监理师 | 岩土工程师 | 质量资格 | 房地产经纪人 | 造价员 | ||
投资项目管理 | 土地代理人 | 环保师 | 环境影响评价 | 物业管理师 |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 ||
公路造价工程师 | 招标师 | ||
执业护士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卫生资格 |
一、一项新的“民心工程”
上海市政府最近刚出台的租赁安置动迁户的新政策,为动迁特困户送去了一缕“阳光”。日前,居住在新客站北广场地区的特困动迁户,成为租赁动迁新政策的第一批受益居民,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告别了居住了20多年的旧居,迁往新租赁房。
此次动迁推出的优惠租赁配套商品房,被老百姓称之为“政府租赁房”,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其租赁方式系政府的一项具体政策,具有制度与法律上的稳定性、保障性。因而受到广大群众,尤其是特困住户的交口称赞。
“政府租赁房”政策的出台,再一次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办实事的执政意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市民的住房条件也得到显著的改善,这些都为世人所关注。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市民对住房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为了使不同消费层次的居民,尤其是收入较低的人员都能进一步改善住房条件,上海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解决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扶贫帮困的优惠政策,从而让那些困难居民与全市人民一道共享改革开放的新成果。据悉,从2000年10月开始试点廉租房政策并与次年11月在全市推开后,迄今已使1.4万多个家庭受惠,下一步有望受惠的将有1.8万户,而该政策实施5年来,全市共计发出租金补贴1.4亿元。目前试行的“政府租赁房”政策,通过政府补偿的方式,以满足部分想改善居住条件的低收入家庭的需求,这无疑又是一项新的“民心工程”。
“政府租赁房”政策的出台,让特困居民“吃了定心丸”。城市居民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新发展起来的城市房产市场,除了有商品房交易之外,还同时出现了房屋租赁市场。但是,由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处在“初级阶段”,因而从总体上说房屋的租赁机制尚不太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部分经济生活特别困难的居民来说,他们还缺乏直接到市场上去租赁房屋的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制定政策,建立“政府租赁房”机制,能让特别困难的居民既改善了住房条件,又满足了“长居久安”的要求。
“政府租赁房”政策的出台,为我们改善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提供了新思路。从海外的众多大中城市的经验看,根据不同人群的收入水平、不同的生活发展阶段和工作的流动性,解决住房问题既可以购买,也可以租赁,而不是把买房作为唯一模式,更不能不切实际、不顾风险地把住房购置的时间提前,档次提高,面积扩大。因此,政府如何关心那些无力购房的困难家庭,这并不是上海的“独家课题”,而这方面海外也有不少经验可供借鉴,香港有一个“居者有其屋”计划,保证中低收入者可以租到政府提供的廉价住房,此外还有开发商拿出的一定比例的公屋,以相当便宜的价格(市场价的一半)出售给收入较低的市民,但当其收入超出一定比例之后,就必须让出享受的公屋,目前香港600多万居民中,享受到配套商品房租赁或公屋的共有220万,基于此,本市的“政府租赁房”政策虽然目前还处在试行阶段,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就一定能逐步实现“居无忧”的目标。
[NextPage]
二、节约也要讲辩证法
辩证法是个好东西。什么事情都要讲一点辩证法。辩证法,核心就是对立统一。讲对立统一就是讲两点论。但讲两点论,不是不讲重点;讲一分为二,也不是不偏不倚。两点论,就是讲矛盾着的联系,重点论,就是讲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讲辩证法,就要讲两点论;讲两点论,更要讲重点论,不讲重点不行,本末倒置更不行。当前我们讲节约,节约也有辩证法,讲节约的辩证法,就要讲重点论。
一是正确认识节约中的“大”与“小”的关系,要讲重点论。我们提倡节约要从小事做起,从一滴油、一滴水省起,这是不错的,所谓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讲节约,不能忽略“小”。但是不能因为重视“小”,就忽略“大”,恰恰相反,节约要大小并举,而且大的节约是重点。所谓“大”的节约,重要的一条,是讲决策性节约。决策一件事情,往往涉及几亿几十亿,所以决策科学是最大的节约。比如某地建造一幢大型建筑,“节约每一块砖”,成为工人们的口号和行动,但大型建筑造好仅仅两年,就因为造在省际高速公路的线路上,只好一爆了之。这就是决策性浪费,这种最大的浪费,是任何一块砖、一寸钢材的节约都不能比拟的。至于缺少民主科学决策的“投资”,往往一掷亿金;没有市场论证的“上马”,往往成千成万的“产品”压库;牺牲环境的“发展”,往往是造成土地的挥霍、河流的污染,一百年也治理不了等等,这样的“决策”,就更是最大的浪费了。讲“大的节约”,还要讲科学技术,还是要靠第一生产力,科学才能节约最大化。例如现在油料紧张,油价飞涨,我们提倡每一辆车、每一个司机都少踩一下油门、开小一度空调,这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靠科学技术来改造车型、改变燃料,比如上海试制混合动力汽车,可以省油40%,再发展到氢燃动力,就可以有效应对“心腹大患”。这就是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最大节约力。有识之士,已经在报章提出,说与其提倡每一个家庭在不用电器时拔掉插头,何如设计和生产厂家在制造电器时就加入避免待机耗电的功能呢?这种思路是对的,这是从源头上省起,是一种“大”节约观。
在现阶段,人们都在积极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以求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而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相反地,却在逐步地走向恶性循环,人们生存的活动范围逐步缩小。当今生存环境已经开始呈现出穷途末路的局面了,而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需要的却恰恰不是现在所看到的,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持续发展的有利于人类生存、生产的生态环境,同时能够使环境保护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良性循环。
为实现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正确的资源、环境价值观念,改变过去掠夺式的、挥霍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爱惜和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社会。同时,需要随时调整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充分认识人既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心,又是地球生物组成的一员,人们所需要的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与自然相协调、共处,使得社会的进步和环境保护共同得到发展。因此,在制定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家环境法律工作者在制定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时,必须密切注意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相互关系,力求使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在法律条文中得到良好的体现,同时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和人类生存发展。环境保护,在另一个角度上也是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一种保护,而且人类生存的环境时刻都同人类的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着,两者互为前提,缺一不可。在现实生活中,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抑制经济增长,相反地会促进和鼓励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还重视增长数量,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养活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因而,制定环境方面的法律,首当其冲地必须将环境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视其所调整的对象的特殊性而制定相应的政策。
其次,在环境保护的落实方面,环境管理机构必须依照国家环境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种法律制度,针对环境案件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使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运行下去。可持续发展重在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因此,各个国家在进行环境保护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不能片面地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也不能不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而盲目地追求人类社会发展。尤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只能在适度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关注社会发展状况,结合当地现实情况,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保障人类的生存、生产环境不因环境保护而受到限制,以引导人类与环境保护朝着良性循环道路发展。
第三,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传统观念还有待改变,应该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是一项短暂的间歇性工程,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建设工程,稍有不当,就会给子孙后代的生存带来不利后果。在改造自身的生存环境时必须先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观点,应该站在长远发展的立场上改造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环境保护。
总而言之,人类赖以生存、生产的生态环境在现阶段虽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而且也有部分问题目前难以克服和解决,但是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我们势必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密切关注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限度内合理运行。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