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务员考试十大申论命题方向新东方详解
gwy.exam8.com 来源:广州新东方学校 戴斌 更新:2007-6-12 10:24:29 公务员考试
热点方向一:关于“大学生”的热点问题
链接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一、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广州新东方的戴斌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调整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高校扩招后,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由学校、人才市场举办招聘会等比较原始和低效的方式获得信息,与需求方见面,信息渠道比较窄,成交率比较低。 (3)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4)高校扩招影响。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 (5)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 (6)学生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8)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 (9)文科教育质量低下。由于目前大学教学内容,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大学扩招过程中间,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是非常陈旧,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 (10)较少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有的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缺乏自信,在用人单位选拔毕业生的各类场合中,显得紧张局促。而这些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平时很少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 (12)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比较薄弱。目前就业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太少;缺少就业指导课教材。 二、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对策,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广州新东方的戴斌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困难,可规定大学生毕业没工作的纳入城市“低保”,毕业后仍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 (2)民政部门还要给短期内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3)要求凡高等院校毕业生(含大学专科生、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因患病等原因短期内无法就业且生活困难的,由高校毕业生户籍迁入地所在民政部门参照当地“低保”标准,给予临时救助,家庭生活仍有困难的,可按有关规定申请享受低保或其他社会救济。 (4)丢掉“精英”意识。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大学生要成功就业必须丢掉“精英”意识,改变“人往高处走”的传统观念,放下架子,低姿态进入社会,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寻找发展的机会。 (5)进行专业调整,特别是课题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改革课程体系,做到整体优化.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课程设置,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间壁垒,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知识面。 (6)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应变能力。 (7)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能脱离社会与市场.必须走出校门,了解社会,了解就业市场,了解行业就业状态与动态,并拓展就业市场,探索就业辅导的新路子、新举措,以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 (8)学校要切实重视与就业市场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作为学校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对每届毕业生制定具体的就业工作计划和安排.结合本校的各专业特特色及学生素质情况开展就业“促销”活动.如:把本届毕业生的专业情况、毕业生人数及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岗位等相关信息编印成册发送到用人单位,广泛宣传,同时分赴市、区就业局,人才服务中心,用人单位直接推销毕业生.结合网站大力宣传学校办学历史,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宗旨。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大型供需见面会和专场招聘会,既加强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又降低了毕业生就业成本,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9)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0)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高等学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 (11)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12)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13)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促进就业市场中的充分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制订相关规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是市场发挥优势的重要保证。 (15)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 文章录入:ak47 责任编辑:ak47
发表评论
|
各地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资料分类汇总
特别推荐
· 专家指导:公务员考试复
· 天津:专家指导公务员录 · 天津:2008年公开招考公 · 【打包下载】广西:《行 · 广西:公务员考试历年真 · 推荐:2008年国家公务员 · 200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真 · 08国家公务员面试必备: ·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 · 中组部、人事部将出台系 · 2008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考 · 2008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 · 专家指导:公务员考试复
· 天津:专家指导公务员录 · 天津:2008年公开招考公 · 【打包下载】广西:《行 · 广西:公务员考试历年真 · 推荐:2008年国家公务员 · 200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真 · 08国家公务员面试必备: ·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 · 中组部、人事部将出台系 · 2008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考 · 2008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