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让编制外情何以堪?
背景:1月4日,哈尔滨市448名面向全国招聘的事业编制环卫工人正式走上清扫保洁作业一线。本次公开招聘共引来1万余人报名,最终参考的7186人中,拥有本科学历的2954人,占41.11%;29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最终录取的448名环卫工人中共有7名研究生,一位落榜的硕士生表示不会轻言放弃,“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
华商报发表曾颖的文章:那位发出要死在编制里豪言的研究生,目前正在干着的工作,是月薪4000元左右的媒体工作,但他为什么向往扣除各种杂费之后只有1500元的环卫工呢?答案只有一个,编制,及其带来的医疗、教育等一系列社会保障的不同,是很多人做这种选择的重要原因。过去的三十年里,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打破铁饭碗”,用一种不安稳的工作状态,刺激和提高劳动效率。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使得我国在经济实力超越日本之前,工作狂和过劳死以及失眠者的数字早早地超越日本。各种各样的KPI考核,花样翻新的“末位淘汰”,使许多人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相信人与人之间必须弱肉强食才得以生存。而房价、医药、教育等并不算乐观的民生问题更是为这种不安全感推波助澜。于是,人们唯一渴望的,是寻找一个稳当而有安全感的工作。而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公考和事业编制上来了。哈尔滨为环卫工人解决“编制”,确实算是一件有意义的尝试,能吸引到各种高素质人群来参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一遇“编制”,石头都会变成金子,扫地工作立马被大学生甚至硕士生抢着干,并有人立下死志要为之奋斗的场景,真的就是正常状态么?
小蒋随想:趋利避祸是人的天性。面对编制带来的户籍落实、子女入学、福利房、以及医疗报销保障;鉴于创业要找数不清的行政部门盖章审核,逢年过节还得“孝敬”管事儿的,一些体制内的人阳光工资不多,灰色收入不少,人们在择业时自然会做出“理性”选择。这也解释了,相对于国外一流人才选择经商,我国的一流人才为什么喜欢走仕途。对某些人而言,直接掌握社会资源与财富分配的“快感”远远超过辛苦缓慢地创造财富。可对社会来说,行政权力过于强大,分蛋糕的动能甚至超过制造蛋糕的努力,不仅有可能降低生产力,而且还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掣肘。从现实角度看,事业单位的编制的含金量低于行政单位的编制。但是,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体制内的福利就是比体制外多。这一方面表明事业单位改革的缓慢,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即便是进行改革,走向社会的体制依然保有各种优势。具体表现在,医保报销比例,保障房分配等方面,有公姓身份者都会想方设法占优。“死也要死在编制里”,只能说明编制有太强的诱惑。一个社会的确需要优秀人才参与社会的管理,但这种诱惑不该“压倒一切”。否则,难免导致马太效应,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