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安徽母亲徐女士站在北京零下温度的室外,虽然用围巾紧紧捂住了下半张脸,鼻头还是冻得通红,她说,在这样的天气里,在室外多站一分钟都是一种折磨。
1月6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场外,和徐女士这样,孩子在教室里考试,他们在考场外守候的父母有上百人。
今年,全国约有180万的考生踏进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场,这意味着考研故事在中国180万个家庭上演,而有多少像徐女士这样“比孩子还紧张”的父母,没有明确的数字统计,相比考生来说,他们是被忽略的群体。2005年,中国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九年来,人数一路上扬,并在2013年达到新高。有人将考研称作人生的第二次高考。
考研越来越成为许多家庭孩子为数不多的上升通道。在很多家庭,和高考一样,考研已经不是考生一个人的战斗,而成为了全家上阵的战役。从孩子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对于一个有考研学生的家庭来说,意味着一个家庭重心的转移,从物质投入到精神付出,他们怀着“考研改变命运”的信念倾其所能,但在现实面前,这条多数家庭孩子的上升通道却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畅。
记者在今年的考研日,走进了那些考研家庭,了解了他们背后的故事。
“考研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
49岁的山东父亲孟庆臣是第二次来到儿子孟琦的出租屋,这间位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的房间,不足8平方米,虽然屋里摆放着一张双人床,但孟庆臣却没有在屋里住过一晚上。1月4日,在儿子考研前一天,他来到了北京,“在考试期间帮儿子搞后勤服务”。由于担心扰乱儿子的生活习惯,他以每晚188元的价格找了附近的一家宾馆。
考研那两天北京高校周边的宾馆几乎爆满,一对来自河北保定的夫妻告诉记者,房间至少得提前一个月订,由于预订太晚,他们住的是每晚上700多元的高价房。
1月5日、6日,这些家长的生活与孟庆臣如出一辙:早上定时打电话叫孩子起床,送孩子上考场,提前半小时来考场候考,午饭后回宾馆,下午定时打电话,送考、候考,重复上午的程序。
这些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孩子搞好后勤”。小到一块橡皮的准备,大到每天的饮食安排,他们看起来比孩子都要细心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