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成绩即将“揭榜”,山东省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媒体高考座谈会,重拳封杀高考状元相关信息和炒作。据了解,今年起,山东高考成绩数据将由省里统一掌握,不再向市县发布,确保高考信息只用于本人填报志愿和录取招生。
无独有偶,在此之前,辽宁省教育厅也严令全省各学校不得炒作中高考成绩和高考“状元”。如果出现学校过度宣传炒作现象,将给予全省通报批评,一年内取消评优资格。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却传递出同一个声音:“状元”不应被热炒,“状元经济”必须降温。
状元及第,光宗耀祖,古往今来皆是如此。然而,今天的“状元”却嬗变为他人“贴金”“吸金”的对象,成为学校、教辅机构、企业家争相追捧的“香饽饽”。“状元”也从一个教育产物,演变为一种拥有完整利益链条的“状元经济”。
“状元经济”热闹喧嚣的背后,有着太多的现实利益在驱动:状元收获了少则几万多则数十万元的现金奖励和各种荣誉;学校则提高了社会知名度,为日后“抢”优质生源打下基础;教辅机构则借“名人”上位,聘请“状元”做“形象代言人”,从而赚得“荷包鼓鼓”;而企业家捐资助学虽然付出了金钱,却收获了“关注教育、热心公益”的光环。于是,大家各取所需,“状元经济”的虚火越烧越旺,温度越来越高。
有那么多高考生,企业家、商家为何单单抓住凤毛麟角的“状元”不放?他们所看重的,只是“状元”的身份符号和文化象征,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利益。老百姓关注“状元”,看他们的故事,听他们的传说,是因为作为一个教育“样板”,“状元”身上承载着许多人的各式各样的教育梦想。而媒体对“高考经济”的推波助澜,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民众的需求。为了吸引眼球,为了大众化、通俗化,“高考状元”甚至有被媒体娱乐化的倾向。
而这一切,都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首先,从经济层面的资源配置上讲,“状元经济”将过多的资源集中到少数人身上,没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这些被“浪费”的资源,原本可以在扶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非状元”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从管理层面的激励机制上看,“状元”们在激烈的“战场”中脱颖而出,成为高考大军之中的“佼佼者”,考试的优异成绩,以及与之相伴的顶级学府的优质教育资源,本身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再由教育部门、学校、企业、商家等对“状元”进行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是否“多此一举”?“状元经济”将注意力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却忽视了绝大多数的考生,特别是忽视了对那些相对弱势、更需要帮助的学生的择校指导、物质帮扶和心理疏导,忽视了与他们的对话和互动。
因此,“状元经济”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也损害了教育公平,而更为可怕的是,“状元经济”破坏了社会心态——“状元”成为一种可供消费的“符号”,成为一个可供分割的“大蛋糕”,成为功利化教育的一个标志,加剧了社会心态的浮躁。
“状元经济”的降温势在必行。然而,除了教育主管部门单方面的硬性规定外,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严格管理高考成绩信息,切实控制宣传炒作,仅仅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