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某地的政府大楼,取了一个亲民的名字——新市民中心,但去过这里的群众却大倒苦水——“市民中心,远非市民进得去的地方。”记者实地采访发现,无论是出示介绍信、身份证、记者证、驾驶证、工作证,还是主动填写会客登记表,或致电被访者确认,都无法进入大楼。(2月20日人民网)
本来应该向民众敞开大门的政府大楼,一般人却因门禁森严很难进入,这并不是个别地方的特例。举凡去政府部门办过事的人都知道,在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门卫都相当“强悍”。那么,那些“强悍”的门卫层层“严防死守”的,到底又是些什么人?
一般而言,门卫过滤的可能是领导眼中的“麻烦制造者”。比如,上访讨说法的、反映问题的、利益受损的人,这些人都是政府官员不好敷衍、推脱的对象。如果听任这些人随意进出政府机关,官员们肯定会很头疼,索性从门卫做起,不放他们进来,图个省心省力。
只是这样一来,政府机关可能省心了,官员们也能够安心公务,不再受到“麻烦制造者”的滋扰,但那些驱使民众进入政府表达情绪的诱因依然还在。如果缺乏及时疏导和处理,很有可能还会因为拖延而发酵,最终酿成极端事件。事实上,这方面的例子并不鲜见,此前很多公共事件都是因为当事人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却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最后走了极端。
其实,政府机关不是民众涉足的禁区,更不是戒备森严的封闭之所,而应该是官员与民众沟通交流的场所。有些基层办公地以前被称为“公所”,正是强调了这种地方的公共性。一方面,民众的合理诉求可以在这里得到主张和表达,并得到及时、权威的反馈。这是一个必要的民意传递渠道,任何人都不能够人为堵塞。
另一方面,官员也可以通过这种开放门禁带来的纽带联系,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并在个案的解决过程中,矫正政府的行政行为。不仅如此,很多官员为了了解真实情况,还会主动走下去,到群众中去,以求掌握真实的情况。
可见,仅仅搞一些“强悍”的门卫,并不足以捍卫官员的权威、树立政府的公信力。恰恰相反,这种旨在躲闪、回避而非直面矛盾和问题的姿态,很可能会养痈为患,严重伤害政府的信誉。更何况,只要不从根本上消除那些不公平产生的根源,只是靠一些门卫,也是不可能完全纾解民意的。
“改门风”不是笑谈,而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政府机关是不是能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情系人民,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请从“改门风”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