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就2月的热点新闻进行追踪调查,其中,连霍高速义昌大桥爆炸垮塌事件的责任认定结果未出,案件尚在积压;山西洪洞水库坝体坍塌事件群众损失正在赔付。其他热点事件同样都在“调查中”。年初,不少媒体都盘点过一些著名的“烂尾新闻”。在这些事件中,一些地方“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调查多,真相公布少”的现象依然存在,公众关切的后续调查成“半拉子工程”,调查结果难觅踪影。新华社报道称,“热回应冷处理”目前已成为一些政府部门应对热点事件的工作套路。
对此,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中国雅虎网,对3074人进行的调查显示,高达92.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处理新闻事件时“热回应冷处理”的情况多。78.2%的受访者认为“完善问责机制”才能走出“热回应冷处理”怪圈。
88.7%的人认为“热回应冷处理”会极大影响政府公信力
调查显示,91.2%的人表示平时关注新闻热点事件。新闻事件发生后,人们对政府的回应和处理充满期待。75.3%的人期待政府“积极调查,公布真相”,71.7%的人期待“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57.9%的人期望“正视问题,及时表态”,51.1%的人期待“吸取教训,认真整改”。
但受访者同时表示,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处理热点事件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调查走过场,结论难服众”(75.0%),“掩饰实质问题”(69.6%),“庇护责任人,推出‘临时工’”(67.1%),“缺乏制度性的整改措施”(63.2%),“看不到深刻反省和实质努力”(59.1%),“为过错辩护”(56.3%),“不回应或回应慢”(54.4%),“积极回应,消极查处”(43.8%)等。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周志忍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某个“丑闻”发生后,用“捂”的办法早已不可行了。目前政府部门的应对态度有两种,一种是“死不承认”,网上舆论就一直发酵,不断有网友挖掘出新的证据,媒体也不断追踪报道,最后在铁的事实面前,当事人和相关部门更加“脸红、难受”。于是许多部门便吸取教训,采取一种更“聪明”的办法,就是“热回应冷处理”。“事件一出来,马上表态说要调查,实际上还是能拖就拖、能抹就抹。应对方式变了,但本质没变,依然是对百姓不负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喻国明认为,官方“热回应冷处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事件本身跟很多利益相关联,怕这样的事“拔起萝卜带出泥”;另一种是这种事情在当地实际上很普遍,不觉得这件事本身有什么特别,这可能是回应不积极,或在态度方面跟民意期待保持相当距离的重要原因。
调查显示,88.7%的受访者认为,“热回应冷处理”会极大影响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政府的执行力不仅涉及自身信誉,更是一种示范,对社会整体的道德、伦理、价值标准等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政府不能够言而有信,整个社会风气也将不容乐观。”喻国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