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疯传建筑工地民工的工资超越普通白领,月薪过万。记者调查得知,在厦门,建筑工人要想拿到万元月工资并不容易,得每天上班且连续加班16天以上。有工地负责人称,“建筑工地流动性很强,这么高强度的工作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另一名工地负责人表示,给建筑工人的工资并未包含公积金等福利,因而很多白领的工资实际上要比建筑工人高。
建筑工人的工作带有很强的流动性,且有很高的劳动强度,若是工资、加班费过低,愿意从事这类工种工作的人就会变得很少。由此决定了建筑工人相对较高的工资起点。
更重要的是,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交通设施、房地产项目和许多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热潮,建筑劳务工需求大大增加,工资和加班费也不断提高,但劳动力供给却没有显著扩大。一来符合建筑劳务工用工需求的求职者数量着实有限,二来那些口头上表达了对建筑工人高工资羡慕嫉妒恨的人们,也没有意愿去尝试该类工作。这反过来加大了合格建筑劳务工的稀缺性,成为其工资和加班费继续上行的推动力。
舆论疯炒建筑工人工资超越白领,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很多人其实知道建筑工人所谓高工资背后的辛酸,却仍然颇为积极的参与到该类网帖的转发狂潮之中,所想表达的是对当前大学生和白领阶层就业难、加薪难、看不到职业发展前景以及困于高房租、高物价的诸多不满。纾解这种不满情绪,只能通过扩大就业等举措来实现——如果能让就业变得更容易、年轻人职业发展的前景更明朗,“抱怨帖”的影响力自然就会消退。相反,若是有关方面推行的政策没有改变对年轻人就业困难的现实,“史上最难就业季”负面影响进一步发酵,类似的工资对比网帖就会不断翻新。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建筑工人因其工作性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而拿到了相对的高工资。人们也很清楚,这种“高工资”并无公积金等福利,但其隐忧还不止于此。建筑工人的劳动环境较差,相关的防护保障缺失,在过去的一些年头里,已经大量曝出建筑农民工因此患上严重职业病的个案。
尽管这样,各地劳动监察部门针对建筑工地的劳动环境监察仍远未到位,这种执法监察的乏力在近年来各类建设项目遍地开花的背景下,必然将埋下相当多建筑工人职业病的隐患。而建筑劳务工们对此一无所知。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让人感到非常不安的推论,即建筑工人在不知道自己将很快患上职业病的前景下,对拿到手的“高工资”作了其他用途的安排,并未为医疗开支预留足够多的储蓄,他(她)们也没有完备的医疗保险,更得不到疾病危急救助。如果这些建筑劳务工的职业病问题在一定时期内集中爆发,即便是财力较为充裕的东部沿海地区地方政府也将无力应对。从这个意义上讲,强化建筑工地劳动环境监察、明确建筑项目业主单位对建筑劳务工职业病负有主体责任、加强对建筑劳务工等工人群体职业病问题的观测分析,在目前都显得颇为必要而迫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