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体育来说,每一枚世锦赛游泳金牌,都弥足珍贵;对于社会公众而言,每一个为夺取世锦赛游泳金牌尽心尽责的人,都值得尊敬。
当泳坛名将年纪轻轻就一战成名,此后却长期在运动低谷徘徊,那份痛苦,想必非亲历者难以体会;而当泳坛名将重新找回状态,以历经磨难换来的金牌重新证明自己,那份喜悦,想必也非局外人能够完全体会。
刘子歌沉寂5年后爆发,在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的舞台上重新证明自己,着实让人感到带病坚持的不易和重拾信心的可贵;赵菁在伦敦奥运会上铩羽而归,此次面对新人冲击依然站上最高领奖台,从中不难体会徬徨无助的迷茫和重返巅峰的欣喜。
人们虽然嘴上常说:“夺冠军难,保冠军更难”,但没有大赛夺冠经历的人,可能真的很难体会保冠军到底有多难。对于新人辈出的游泳项目来说,“夺冠军难,保冠军更难”似乎和项目规律更加匹配:在巴塞罗那世锦赛赛场,奥运冠军、上届世锦赛冠军无缘本届比赛奖牌的情景每天都在发生,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闻。
在众所瞩目的大赛中,人们往往对超级明星创造奇迹和体坛新秀冲击冠军给予更多关注,而那些竞技状态不佳的老奥运冠军、老世锦赛冠军却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从新闻报道的取舍上,这样做并无不妥之处。但对中国游泳来说,如果一味追求造星效应、一味强调新人上位,则有可能对尚显薄弱的游泳运动基础造成伤害。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人为造星和力推新人容易形成轰动效应,但也容易因种种不可控因素使轰动效应变成负面效应。对于中国游泳来说,反倒是当年的新星时隔几年变成“老将”之后仍能保持竞技水准、仍能登上最高领奖台,对树立中国游泳的健康形象更具说服力。
其实,善待那些曾经有过优异大赛成绩、而今却在运动生涯低谷徘徊的泳坛“老将”,也是善待中国游泳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