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愿景。虽然十八大报告对于这个问题的阐述是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部分,但按照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理论逻辑,这里所说的“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除了生态文明、山川秀丽,实际上也包括团结友爱、共同富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等内涵。
之所以这样理解,是由于“美丽中国”愿景的提出,具有非常具体的现实语境。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的同质化带来了品种的单一化;文化的替代性置换更是导致了传统的抛弃性断裂。市场化环境与趋利性追求的单向浸染,使得经济至上的“GDP主义”思潮严重泛滥,文化更多地成为现实社会的挣钱手段。相伴而生的,就是精神的缺失与心灵的迷失。而这些功业观和价值观的尴尬与紊乱警示我们,对于精神与心灵的忽视和忽略已经成为我们时代发展的最大弊端。
面对此情此景,身处此时此刻,应当说,我们对于非遗的保护,必然地多了一份责任,也增加了一重使命。我们保护非遗,不仅要为维护文化多样性、保持民族特征性和保护文化安全、捍卫文化主权而战,同时要为弥补现代人的精神缺失并救赎人类的麻木心灵而战,为人类找回生存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而战。这也赋予“美丽中国”的建设更为丰富的现实内涵,赋予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以更加紧迫的责任感与更为崇高的使命感。具体而言,是要借助保护非遗,在维护丰富多彩文化环境的同时,通过矫正人们仅仅为着票子、位子、房子、车子等现实利益而战的迷失与偏误,唤醒人类的美好品性、激活人类的崇高精神。
这与我们通常所说的非遗保护的最终目的也是一致的。非遗保护的实践诉求,从根本上讲,就是通过唤起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信、维护文化自尊来激发文化自豪、实现文化自立、走向文化自强,进而重建全球化和现代化时代的全新文化价值观;同时,帮助人们辨析真假、校验正误、区分善恶、鉴别美丑,引导人们科学而又美好地生活。
为此,就有必要引入“美丽中国”的建设以经典传统的“非遗表情”,以使现代中国和现代的中国人能在非遗传统的滋育及熏染中确立从容的心态,培育自主的性格,养成自信的气质,重塑美好的品性,找到“回家”的路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