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体现了我们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决心与毅力。并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十八大中列出。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标准表述】
[现象分析]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们在反思以往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为缓解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而作出的正确选择。我国人口众多与资源短缺矛盾突出,一方面,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对有限的能源资源依赖较高;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对策]
专家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生态文明,就是要重新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一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二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优质能源比重;三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淡水、能源等重要资源;四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
【可用妙语】
1.“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
2.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3.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5.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
6.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相关推荐: